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但显然,对于下一个光伏十年,即使“worksuperhard”,前进之路也并不容易。对狂人彭小峰如此,对闲人史玉柱亦如此。他们都曾亲身体会。
做劳保用品发家时,彭小峰因错误判断反光背心的市场而损失惨重;史玉柱在建设巨人大厦时因应收账款未及时追回,加之冒进而最终资金链断裂,烂尾的巨人大厦成为史玉柱“一生的痛”。
再次启航,彭小峰的绿能宝进展如火如荼,却也被质疑有融资之嫌,网贷监管收紧对绿能宝的业务不可能没有影响;史玉柱的绿巨人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也因“路条”受阻。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都不能阻止他们继续折腾,如同彭小峰2013年在微博上写下的那段: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拼是一世,混是一世,只是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拼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阻力,会有疲惫,也必然会有成功的喜悦,丰硕的成果。混的生活,则比较平淡,寻常日子,平坦的道路,却是没有激情,没有痛彻心扉的经历!
狂人也好,闲人也罢,他们奔向下一个光伏浪潮,也许只是不想平淡罢了。
资本派:民营电王pk薄膜之王
老尚德覆亡,赛维一蹶不振,英利依旧在黑暗中苦苦等待,58岁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却似乎在创造奇迹。先当选2015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后又当选第二届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主席。
1996年,朱共山进入电力行业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太仓建一个热电厂——新海康协鑫热电有限公司。十年间,朱共山总共建立了20多家电厂,被称为“民营电王”。2006年,朱共山决定进入光伏行业。
这一年,彭小峰在江西新余构筑的赛维LDK光伏帝国已初露雏形,施正荣的无锡尚德早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位于江苏徐州开发区杨山路东的中能硅业是朱共山光伏生涯的开始之地。这片占地两千亩的工厂,从那个时候起就没有一刻停止过生产。几十米高的精馏塔在夜间发出璀璨的光芒照耀整个工厂,恍如白昼一般。
协鑫集团开始是希望建光伏电站的。但是由于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解决,最后只能决定从基础的多晶硅生产做起。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多晶硅价格暴跌,各大企业纷纷停产,而中能,却逆势扩产进行了第三期建设,2008年年底,中能的整体产能已经达到1.8万吨,出货量超过全国总供应量的一半。
2009年6月,保利协鑫以263.5亿港元收购了中能100%股权。11月,中投55亿港元入股保利协鑫。朱共山大举进军硅片业务,江苏协鑫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徐州成立,与中能硅业仅仅一墙之隔。
2011年10月,保利协鑫太阳能电力系统集成(太仓)有限公司成立,朱共山完成了从多晶硅到硅片,从系统集成到电站的布局。
2014年,协鑫新能源在香港成功上市,此时上游多晶硅,下游电站两头的核心产业公司都已上市,唯独缺少了系统集成。为此,协鑫集团牵头参与重组因“11超日债”而处境艰难上海光伏组件生产商超日太阳,完成重组后改称协鑫集成。
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导致只有国开行和少数商业银行愿意向光伏企业提供融资,信贷规模远远不能匹配市场,面对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协鑫集团已经将下一步发力点定在了金融领域。
说起金融,朱共山最大对头,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则更要印象深刻。朱共山是全国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李河君则是“十年内薄膜必定取代多晶硅”的“薄膜代言人”。
1988年李河君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家里希望他去当官,但李河君脑子里却全是挣钱。
从一位机械工程系的教授手里借来了5万元之后,短短3个月,李河君就把钱折腾光了。因此,李河君只能去中关村(8.970,-0.13,-1.43%)卖电子元件捞钱。不多久,李河君不止还了债,还有了一些积累。通过开矿、炒地皮,6年时间,李河君竟有了七八千万的资本。
李河君本想收购上市公司坐享其成,却发现国家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水电。李河君当即决定把所有的钱全部砸进水电站。
2002年,李河君构思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金沙江上兴建6座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时的大型水电站。李河君和云南省签下协议之后,国家发改委却不由分说地将6个项目分给了华能、华电和大唐。
李河君岂能罢休,一纸诉状把国家发改委告上法庭,在国务院领导的表态下,李河君赢得悲壮,拿到了其中最好的一个—金安桥水电站项目。
巨大的资金压力一下就耗光了李河君手上所有的钱,为此李河君四处去借,借不到就出售手中几个效益不错的优质电站。还不够,李河君就把高管的钱往外掏。金安桥却像个无底洞,不知道何时才能到头。
不少人与李河君分道扬镳,李河君却意如钢铁。2011年3月,金安桥一期并网发电。
面对丰厚的利润,李河君却并不满足。
2009年.金安桥还未竣工,李河君就将所有的钱投入了光伏发电,收购最先进的薄膜技术。
当时光伏的前景并不算好,在晶硅高利润的驱动下,资本一窝蜂进入光伏行业,最终暴利走向了暴跌。
李河君原本也不看好光伏,觉得成本太高。但是经过研究,李河君心中有了一个信念,薄膜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2012年到2014年间,李河君几乎将能够买下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和生产公司都买下了。
2013年,李河君开始准备在资本市场发力,将公司更名为“汉能薄膜发电”,突出其专注于薄膜发电的业务特征,为市场给汉能区别于其他光伏企业而给出高估值埋下伏笔。
2015年,汉能股价从1港元飙升至9.07港元,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港元。
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东大会在香港召开,汉能投资兴建的全球首座“太阳主题”展示中心—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在北京揭牌。
李河君留在了北京,在他登台演讲的25分钟之内,无任何实质利空的背景下,汉能股价突然腰斩,从7.35港元下挫至3.88港元。
而李河君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只是资本市场的浮沉。
李河君有着8个事业部,在李河君的梦里,每一个事业部,都能做到万亿级。
2015年,他似乎又回到了金安桥那个摇摇欲坠的梦里。
面对金沙江滔滔的江水,李河君的信心是坚定的。
2016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宣布,非关联营销收入占总比的86%,同时,也实现了扭亏为盈,营业收入达到了32.96亿港元。
又意气风发的李河君押宝太阳能汽车,面对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鼓励和苹果CEO库克的赞许,李河君能成为下一个马斯克吗?或许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创新派:光伏居民pk光伏农民
2013年4月底一个傍晚,我收到“青岛家庭光伏第一人”徐鹏飞的短信,字里行间洋溢着兴奋:“我家屋顶电站在4月22日,投运正好4个月的时候,实现了用电卖电的经济收支平衡……这意味着,从当天起,我不仅用电不花钱,我的电站开始为我赚钱了!”
当时,徐鹏飞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从青岛大学电子系毕业后,做了10年与逆变器相关的工作。2012年,他花了2万多元,在自家的单元楼楼顶上自建了一个装机2000瓦的太阳能装置,实现了自发自用。这件事,很快成为媒体报道和业内关注的焦点。
仿佛一夜爆红,徐鹏飞开始经常接到咨询光伏安装的电话,当时,甚至有人从外地远道而来,向他讨教经验。
徐鹏飞的经历并非偶然。2013年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很多“光伏发电第一人”。之所以集中在这一时期,2013至2014年连续出台的政策功不可没。
但是,力挺并不意味着肯定。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分布式的市场前景,原因是“效益回报情况不明”。但试水者们却并不在乎,在之后的1~2年间,他们用大举进军的姿态证明:即便政策红利是“镜花水月”,也难挡热情和决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阿特斯披露公司2025年4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公司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阿特斯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6.9GW,较去年同期增长9.5%,大型储能系统受合同签署和交付节奏的影响,确认收入的出货量0.79GWh,之后季度储能交付预计会明显提升。
5月6日,浙江金华市人民政府印发《金华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文件指出,健全落实金华市重点产业合规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鼓励各地各部门在制定19部企业合规指引基础上,按照《金华市快递行业监管及合规标准》模式,继续推进光伏、纺织、物流、中药材、茶叶等行业监管合规标准的制定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TOPCon技术凭借低成本、高效率、高产业链配合度等多种优势,已明确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技术。得益于其高达90%的双面率,TOPCon在沙戈荒大基地等典型双面场景下比BC提高单瓦发电能力1.5%以上,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TOPCon高双面率和优异的低辐照性能使得其在全球所有双面场景中,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有报道称,4月28日,松下在致其北美安装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表示,将停止其光伏和电池储能业务。该信由松下生态系统北美公司总裁NaokiKamo签署,一名安装人员在Reddit上分享了信件全文,并在该公司的网站上发布了部分内容。松下在这封信件中表示,松下承诺履行所有保修义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是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光伏胶膜粘结光伏电池片与光伏玻璃及背板,保护电池片并封装成能输出直流电的光伏组件。根据《InfoLink光伏辅料供需分析报告》(2025年2月版),以TOPCon双玻组件为例,光伏胶膜已经占到一体化成本的7%左右。InfoLink调研全球光伏胶膜出货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开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接连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与《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全面入市、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等关键方向。在这一节点,天合富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提前调整开发战略,以轻资产运营模式领跑行业,率先开启“凝心聚
近期,随着关联公司海源复材的控制权变更,曾制霸光伏市场的赛维再次进入话题中心,当然牵引而出的还有赛维神话的缔造者——彭小峰。这一昔日新能源行业最年轻的首富,自国内光伏事业坍塌后,远遁美国再造“光伏梦”,并且近几年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然而,这一次似乎又要梦碎了。两造“光伏神话”21世纪
从巅峰到低谷、从沉寂到崛起,成立23年的尚德,再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2024年12月9日,建发集团正式接管尚德,此番更迭后,这家颇具传奇色彩的老牌企业将走向何方?1.0—一站至巅峰江苏无锡,中国光伏的发源地,从这里走出了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光伏龙头#x2014;#x2014;尚德电力。
近日,澳大利亚初创公司Siltrax宣布获得CEFC700万美元投资,帮助其开发为一系列重型和物料搬运车辆提供动力的技术。据悉,Siltrax的新型燃料电池技术使用由硅制成的双极板,而不是更常用的石墨或金属材料,来生产更薄、更高效的极板。Siltrax技术有潜力用于重型长途卡车运输领域,其续航里程、加油时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澳大利亚初创公司Siltrax宣布获得CEFC700万美元投资,帮助其开发为一系列重型和物料搬运车辆提供动力的技术。据了解,Siltrax技术由著名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家施正荣博士和半导体专家朱景兵博士开发,公司在硅基材料研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中,施博士创立了尚德电力,是世界
2024年9月3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V莱茵”)在上海举办了第十届“AllQualityMatters”光储盛典暨优胜奖颁奖典礼。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AllQualityMatters”光储盛典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辉煌历程。TV莱茵深耕光伏和储能检测认证领域,见证并积极参与了
2024年6月13日至15日,SNEC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PV+国际光伏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盛大举办。金茂绿建积极发挥绿色能源主力军作用,旗下BIPV产品品牌義和光聚首秀亮相,轻质组件以及BIPV组件大放异彩。公司自主研发的轻
6月11日,为期三天的盛会已经精彩地开启了它的序幕,今天我们也迎来了这一盛会的第二天。6月12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依旧热闹非凡,“SNEC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正持续进行,每一天都充满了令人期待的精彩内容!今日的会场,人潮涌动,热情洋溢,无论是专业的
今日,在2023年光伏行业年度大会论坛对话环节,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光储集团总裁顾亦磊、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岩、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陈国光、上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5日,海晫新能源硅基氢能项目签约落户江苏常熟高新区。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金,主要研发和生产基于硅基材料的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电堆和制氢设备,已完成全球范围内的自主产权布局。海晫新能源公司创始人为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院士施正荣、中国科学院博士朱景兵。公司生
11月25、26日,光伏电池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多款重磅新品发布会、常州捷佳创新产业园落成庆典先后成功举办。25日,在常州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捷佳伟创联合创始人、战略研究办公室主任李时俊致辞,表明了捷佳伟创在光伏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上半场,捷佳伟创4位嘉宾分别发布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包括钙钛
10月31日,隆基绿能、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与新华网联合主办“以初心敬初心:中国光伏四十年”探访中国现存最老光伏电站主题活动。该活动在40年老电站所在地——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举行。这座坐落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的老电站,是我国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该电站于1983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小岔
2月19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9日起,朱战军不再担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朱共山接任该职位,同时孙玮被委任为副主席。此人事变动是基于公司业务发展及运营需求作出的调整,朱战军先生将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专注于融资及政府关系相关工作。朱共山,67岁,是公司的创办人,自
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六气一时,四时一岁,钟摆永无停歇,时间慢吞吞疾驰而过。驹光过隙,又是一年,来不及拉满仪式感,甚至连感叹也只是瞬时一声惊呼,你我又埋下头继续赶路。岁月你别催,该承担的我不推。说到底,谁又不是时光阡陌上的木牛流马呢?时间走,我也走,剧本千姿百态,压力各有不同,
北极星储能网知悉,10月2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是胡润研究院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6次发布“胡润百富榜”。信息显示,2024年109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今年胡润百富榜,比去年减少12%(147位)。本次公布的《2024胡润百富榜》中,储能产业链方面排名前三的
随着风光新能源装机占比的提升,新能源“三性”(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的冲击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中国2023年VRE(可变可再生能源)占比是15.8%,这一数据在2030年可能达到25.4%甚至更高。根据国际能源署关于VRE占比的六个阶段划分,中国VRE渗透率正处于第三阶段(10%~3
从曾经的“三头在外”到如今“三项世界第一”,光伏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力能源”。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光伏遭遇内外部多重严峻挑战,来到冰火两重、意义深远的历史性节点,面对新困局,中国光伏向何处去?10月12日,央视《对话》栏目聚焦“中国光伏的信心在哪里”,首次邀请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
10月12日21:30,由七大光伏头部企业掌门人共同参与录制的央视《对话》节目《相信中国光伏》,在央视财经频道正式播出。这七位大佬分别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
近日,硅片巨头TCL中环人事变动引发业内广泛关注,60后沈浩平卸任CEO一职,80后王彦君正式补位。硅片巨头背景之外,掌舵者年轻化也是一大亮点。事实上,一场“青春风暴”正在席卷光伏板块,80后一代正努力扛起光伏行业新旗帜,其中象征着企业掌舵者角色的董事长/总裁职位中,北极星发现,已有11家企业
在9月24日举办的第九届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大会上,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储能与新一代电力系统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朱共山表示,根据国家要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在2027年前取得实效,这标志着三年内电力系统将实现初步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将为储
《对话》曾无数次将镜头对准光伏产业,见证了中国光伏如过山车般的起起伏伏。从曾经的“三头在外”到如今“三项世界第一”,从曾经作为新能源被称为“无足轻重的垃圾能源”,到今天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力能源”。但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光伏在成长道路上,遭遇了一些成长
9月19日晚,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参加央视财经《对话》栏目,共同探讨2024光伏信心在哪里。节目过程中,七位“一把手”书写行业关键词,共探行业发展方向。
9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4年9月18日-9月20日)。政策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分布式发电主体以聚合形式参与交易近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稿)》的通知,其中提出,细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开展的绿色电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