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建立空间站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被称为“沃尔夫条款”的法案,禁止中国研究人员参与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因此,中国不得不投入巨资,计划在2020年建造出自己的“天宫”空间站。中国在2011年发射了天宫一号,计划在今年9月发射天宫二号,然后在2020年发射天宫三号。未来的天宫空间站将包括一个20吨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可以为3名宇航员提供长期服务。考虑到国际空间站将于2025年报废,天宫届时将成为人们唯一可以使用空间站。
在这一方面,中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的研究目的也不相同。中国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空间设施。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曾经承诺将增强美国的太空实力,但美国的航天预算却逐年减少,阿波罗探月计划也被废除。美国的太空计划似乎既缺乏激情,也缺乏想象力。只有一些个人团体对开采小行星资源感兴趣。而中国正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中国制定了长远的目标,计划深入外太空,还想进入火星。最重要的是,中国开展太空探测的目的并不是战胜地缘政治对手,而是希望在长期内获得资源和建立永久的空间站。模糊不清的国际空间法将有助于中国实现自己的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绿色能源革命在全世界的加速发展,太阳能发电已成为众人所熟悉的景象。而中国正在将太阳能发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中国宣布,计划在2050年前将一座太阳能发电站送入地球轨道,这一壮举将使其成为首个利用太空太阳能并将其传输回地面的国家。鉴于太阳一直存在于太
据德国《航空杂志》网站日前报道,去年底,德国一个研究团队制造出一款太阳能无人机,可在大气平流层中停留,滞空时间长达3个月。根据研发进度,这架太阳能无人机在进行相关测验工作后,将很快试飞。与传统飞机相比,太阳能无人机无需携带任何燃料,利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量即可供飞机远距离飞行,夜
谁也没想到马斯克在大学里一篇关于能源站的未来的论文会写得这么有趣。马斯克围绕着太阳能在未来的应用侃侃而谈,他天马行空的描述被教授认定非常有趣,但这个他所描绘的未来一直以来都很难令人信服。马斯克直到今天还在坚持,当年描绘的是一幅会出现的图景,太阳能必然会出现在家庭场景中。今年5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代表6日向记者透露,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团队已开展太阳能电站具体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在太空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或是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在地面进行发电的系统。目前
想到未来特斯拉电动车可以不再连接充电桩而是直接无线充电是不是很炫酷?不过,让这一切技术成为可能还要归功于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正是他在100年前进行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为今天无线充电技术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此文将带
一直以来,地表日照受到时间、气候的影响,加之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耗损巨大,导致太阳能在地面的利用率极低。新近,多国科学家在微波输电技术研究领域又取得新成果,让人们看到获取太阳能不是梦。据外媒报道,日前日本科学家利用微波成功将1.8千瓦电力以无线方式精准地传输到55米距离外的接收装置。
日本科学家成功实现了微波无线输电实验,迈出了促使未来太空太阳能发电成为可能的关键一步。研究人员利用微波传递1.8千瓦的电力(足以加热一个电热水壶),以无线的方式,精准地传输到55米距离外的一个接收装置。尽管这段传输距离不算太远,但此项科技可为人类更有效利用太空太阳能而铺平道路。最早利用
SPS-ALPHA系统由数千个薄而弯曲的类似镜子的组件构成,可以移动以便让所能收集的太阳能实现最大化。SPS-ALPHA内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成微波。微波随后从这个“鸡尾酒杯”的底部传给地球。太空收集太阳能不再是“狂想”SPS-ALPHA系统由数千个薄而弯曲的类似镜子的组件构成,可以移动以便让所能收集的太阳能实现最大化。SPS-ALPHA内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成微波。微波随后从这个“鸡尾酒杯”的底部传给地球。图片来源:《每日邮报》将太阳能作为能源和动力,人类已经探索了近40
目前,美国宇航局工程师约翰-曼金斯(JohnMankins)博士最新提出“阿尔法太阳能发电卫星”概念,一种鸡尾酒杯状卫星可采集太阳能,通过微波形式发送至地面。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种鸡尾酒杯状卫星,预计2025年发射,能够有效解决全球三分之一的能源需求。它的外观如同一个漂浮在太空的鸡尾酒杯,但是这款“阿尔法太空能发电卫星”可能有效解决未来如何采集太阳能量。这个系统是由数千个纤薄的弯曲镜面结构组成,能够在太空中自由移动,从而确保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能量。这是美国宇航局委托约翰-曼金斯(John
人类想象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现在NASA正在考虑让卫星从太空中收割“太阳能”。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进行代号“螺丝”的工作项目,即使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卫星搜集太阳能,并且将能量传输回地球。根据NASA公布的宏伟蓝图,NASA将在2025年实施SPS-ALPHA太阳能发电卫星相控阵计划,在2025年发射多颗卫星,进行太阳能采集。根据NASA表示,这种模块化SPS-ALPHA卫星,由太空货船siteo发射进入深空,然后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卫星然后将收集到的能量转换为微波能量,传输到地面。NAS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特别推出聆听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现场展示将于5月29日至6月30日在重庆科技馆举行。主要展示在渝“两院院士”及
太阳能还可以从空中发电?太阳能发电并不是个很新鲜的清洁新能源使用方式,但是通过火箭将太阳能电站送到空中,建立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则很少很人听说过。近日,在第二届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技术研讨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提出的名为SSPS-OMEGA方案有望成为中国未来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的
目前,中国正在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对此,中科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葛昌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的创建,离不开
空间太阳能电站涉及机械、航天等数十个领域,是一个巨型系统工程,其实际规模将会超过美国已经实施的“阿波罗计划”,能带动大批从事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并有望引发一场新技术革命。面对日渐紧迫的能源危机,以及使用化石能源导致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方便、清洁的新能源。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及使用条件,太阳能将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则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要战略意义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通过新的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有效采集,并传输
院士建议,将空间太阳能发电及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列为我国科学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和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11年5月30日本报刊登的《空间太阳能:未来新能源》一文,向读者展现了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的全球清洁能源的新视野。2011年7月18日,本报发表的《空间太阳能再回公众视野》向读者介绍了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空间太阳能发电计划进展情况。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葛昌纯、姚建铨、余梦伦、王希季、闵桂荣、何祚庥等院士及美国空间技术协会会长马克·霍普金斯、欧洲空间能源集团首席技术官徐枫、美国国家空间协会理事大卫邓禄普等对
2011年电力发展总体形势呈现几个特点:改革更加深入,投资更加巨大,升级不断加快,机制不断完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差距显示出当下世界电力发展不平衡态势。英国首相卡梅伦正与能源大臣讨论天然气和电价上涨问题。在2011年度的各国电力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英国电力改革。英国政府下决心在2050年实现无碳化发电,并在7月12日发布了相应白皮书和改革路线图。这标志着英国电力体制在徘徊多年后,终于再次走上了改革之路。英国的电力改革预示着一个信息:无论成本有多高,发展绿色电力是刻不容缓。紧跟着英国绿色电力的步伐,澳大利亚分别于2011年11月8日、12月
将太阳能集热器发送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并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微波或者激光把这些能量传回地球。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是很多国家的太空发展部门却在这个领域很认真地研究着。电力需求和电力成本的增加,再加上这次福岛核事故后的核能信任危机,又催生了空间太阳能研究的热潮。科学家们一直在空间能源领域耕耘,福岛核事故又将空间太阳能推回公众视野。日本继续空间太阳能计划日本太空发展署(JAXA)早就联合了一些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空间太阳能项目。在福岛核事件的大背景下,日本太空发展署加速了这一研究。并希望在2030年前能建成一套可提供1吉瓦电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一旦
近日,由一道新能与QEnergyFrance联合开发建设的法国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作为目前欧洲最大规模的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不仅刷新了法国区域光伏应用的新高度,也成为一道新能拓展国际版图的重要里程碑。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历经科学选址、生态评估与精密设计,最终于法国中部LesIlotsBland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征求《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征求意见稿)》《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
2025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
2025年7月3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创维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创维光伏公司董事长范瑞武,携手创维数字总裁兼创维储能董事长赫旋等,双方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该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以强强联手之姿,正式开启光伏与储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深度合作!创维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不仅象征着中泰两国“亲如一家”的深厚友谊,也为两国在能源、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创维光伏于7月2日至4日亮相在曼谷举办的(ASEAN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携多款核心产品及智能光储解决方案精彩登场,以技术实力回应
认证标准总是滞后于行业发展?质量、性能、成本是不可能三角?极端工况下产品技术怎样创新?2025年6月30日,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TÜV北德光伏总经理缪存星先生、江苏沃莱新材料副总裁朱晓六女士及晶澳科技组件研究部负责人,作为晶澳科技首期“JASolarPowerTalk”栏目的嘉宾,面向全球从业者举行了一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从零碳服务区的“点状突破”到零碳高速的“线型协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能融合创新团队(简称团队)聚焦“双碳”目标,依托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在零碳服务区、零碳高速公路建设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
6月23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加快推动分布式储能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曲线与负荷特性相匹配。针对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在电网台区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
截至5月底,宁波地区光伏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24.45万千瓦,接近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一半,成为浙江首个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的城市。与此同时,今年前5个月,宁波光伏发电量累计43.7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光伏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同样位居全省首位。浙江光伏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