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蔡恩泽:光伏等中国制造业的路径依赖症

2015-12-11 09:49来源:联合早报作者:蔡恩泽关键词:光伏产业中国制造2025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标志性事件是光伏“双子星”赛维和尚德的陨落。

作为中国光伏业的巨头,赛维曾经创造了巅峰式的辉煌,头顶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多晶硅片企业的桂冠,赛维董事长彭小峰凭此一度跻身新能源首富。当产业步入寒冬期,资金链的断裂、近300亿元的巨额债务缠身、供应商的逼债,赛维走在破产重整的风口浪尖上。

而光伏双子星中的另一颗,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和面板制造商尚德,作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尚德上市后两年,花钱大手大脚,其一年仅花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上的资金就有6000万元之巨。倘若尚德有活动要在北京举行,首选钓鱼台国宾馆,董事长施正荣也曾是中国首富,风光无二。尚德负债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公司在美国发行的债券于2013年3月出现违约,次年2月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地方政府GDP情结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情结也是中国光伏产业盛极而衰的推手。评判地方官员升迁的标准中,GDP一直是最重要的考核目标,加上各地关于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考量,地方官员都有动机去铺摊子,扩大投资。因此,政府的身影在整个光伏产业的兴衰过程中不断晃动。政府不但一手将这个行业捧大,给予该产业各种特殊的政策优惠,而在其产能过剩时又没能及时合理引导,反而继续怂恿其扩张,并提供各种支持。

在光伏行业蒸蒸日上的日子里,地方政府主导建立了众多的“太阳城”和“光伏产业园”,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来更多的光伏企业和项目上马。以江苏为例,这个全国光伏第一大省自2008年开始,先后建设了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光伏产业园。特别是穷乡僻壤、缺乏人才的盐城,也打起了光伏产业的旗号。其实有许多光伏产业园,只是做点与光伏产业多少沾点边的低端产品、外围产品。

如何在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在推进中打破盲目粗放地扩张,从而避免造成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路径依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原标题:蔡恩泽:光伏等中国制造业的路径依赖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