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市场正文

多晶硅行业上演生死较量:生产成本的博弈

2015-02-10 11:11来源:中国电子报作者:赵晨关键词:多晶硅行业多晶硅成本多晶硅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企业正在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相对于目前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流化床法(FBR)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企业保利协鑫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3000吨流化床项目已经投产,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2.5万吨的产能。

国外掌握该技术的企业除了自己生产外,也正在寻求与我国多晶硅企业合作,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合资建厂。记者了解到,陕西天宏已与美国REC公司设立了2万吨产能的合资公司,预计于2016年达产;2家四川企业和1家甘肃企业也正在与掌握该技术的美国MEMC公司进行洽谈。

“未来还是流化床法占绝对优势,部分能耗、物耗相对高的改良西门子法项目会在几年内逐步退出。”张为告诉记者,“流化床法将占据多晶硅生产的半壁江山。”

流化床技术是多晶硅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仍需理性看待这一技术,避免重蹈2006年到2007年间国内企业一哄而上投资改良西门子法的覆辙。对于想要借外力上马这一项目的国内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四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流化床生产控制较为复杂,除了掌握全套生产工艺外,还需要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二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生产规模较小时安全相对可控,但是规模一旦达到万吨级别,其安全隐患也将呈几何级数放大;三是生产成本能否达到预期尚不可知。根据目前REC公司所披露的财报信息,其生产成本仍在18美元/千克(不含销售等3项费用),而在2年后成本降至10美元/千克,跨度着实不小;四是专利问题,目前流化床法的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MEMC、REC和德国瓦克等手中,欲与其合作需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记者也了解到,虽然陕西天宏与美国REC公司以分别占据51%和49%股份的形式合资建厂,但实际上已经支付给对方1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费用。

“打算合资上马流化床项目的国内企业,对合作伙伴一定要多个心眼,千万别让对方忽悠了!”张为的说法更为直接。

原标题:电价优势VS技术升级 多晶硅企业生死较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行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成本查看更多>多晶硅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