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评论正文

翻不了身的光伏咸鱼 再“双反”也没用

2014-06-06 13:22来源:财新—无所不能作者:曹寅关键词:美国双反光伏双反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外媒消息,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接收中国政府不正当补贴的事实成立,并决定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反补贴税。针对不同的中国公司,新一轮关税的税率在不同水平:天合光能的税率是18.6%,尚德电力是35.2%,其他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为26.9%。除反补贴税以外,美国商务部还将与7月25日宣布对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征收额外的反倾销关税。

这已经是美国在短短两年内对中国的光伏组件发起的第二次“双反”,美国商务部曾于2012年裁定对中国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前后两次提出双反诉讼请求的是同一批公司,领头的就是著名的德国光伏组件企业Solarworld。2012年的双反结果对中国企业造成重创,但善于应对的中国企业找到了一条规避双反关税的途径,就是购买台湾光伏电池,然后在大陆组装组件再出口美国,虽然成本有所上升,但比接收双反惩罚好多了,因此短时间内,中国组件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迅速恢复。

而此次双反要关上的就是台湾电池这扇的规避双反的后门。其实美国这次的双反调查相当无赖。

1、首先,既然两年前已经双反裁决过一次,那此次双反就是重复惩罚,而且此次反补贴税率比第一次双反高很多。

2、其次,台湾企业在台湾生产电池,又没有拿大陆政府的补贴,美国政府凭什么将采用台湾电池的大陆组件也纳入反补贴对象?

3、另外,根据美国现行的贸易规定,产品原产地是根据它的上游产品原产地决定,也就是采用台湾电池的大陆组件按照美国贸易规则应该算是台湾产品,不应在“双反”范围之内,但美国商务部为了这次“双反”做了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生硬地设计出“三选二”原则:即硅片、电池片、组件三个光伏产品原产地,是依据其中任何两种产品在一个地区生产来认定的,也就是,凡是有两种在这些地区生产的光伏产品都将被纳入“双反”范围,这种为了单一贸易争端而修改现行贸易规定的做法在美国史无前例,可以说美国为了将中国组件企业赶出美国市场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影响极为恶劣,彻底违背了美国一直卖力鼓吹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法治精神。

美国这种阴暗做法不仅显得十分掉价,而且对美国自身光伏行业也伤害极大,属于损人不利己的愚蠢撒气行为。

光伏是一个全球性产业,各国在光伏产业链中各有分工,中国虽然生产了全球过半光伏组件,但大部分光伏制造设备来自于欧美,还有相当部分硅料来自与美韩,还有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设厂生产和销售光伏材料,比如美国杜邦公司就是中国的背板材料、银浆和盖板玻璃减反膜涂料的主要供应者,美国光伏设备和光伏材料公司每年来自中国的收入高达百亿美元,中国组件产业受损,这些产业链上的美国公司也会受损。

原标题:翻不了身的光伏咸鱼 再“双反”也没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美国双反查看更多>光伏双反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