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单晶组件报道正文

江苏东海:省县联动政策暖身 光伏企业越冬迎春

2014-05-19 11:36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坐落于东海县安峰镇工业园区的江苏石光光伏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发和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骨干龙头企业,年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达250兆瓦。

2011年,公司巧抓代加工机遇,利用自身低成本优势,将生产方式由原先的订单为主转变为替企业代加工,先后接到比亚迪、赛维LDK、华昌与尚德等企业的订单,大力拓宽了产品供需市场半径。代加工业务的开展,在稳住原有市场的同时,为企业开拓了新市场。

在提升产能效率方面,2011年5月,公司筹集1.8亿元资金设立两条光伏太阳能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光焊机、自动打胶机和自动分选机。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的引入,将50MW太阳能光伏生产线的成本从7000万元降到2000万元。

江苏石光光伏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李开成说:“引入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前期投入需1400万元,每年可代替450万元人力成本,三年就能实现人力资源成本回收。”

光伏行业危机期间,石光光伏有限公司苦练“内功”,通过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技术革新力度等方式,不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企业已和神舟新能源、常州天合、山东润峰等企业签订订单 300兆瓦,2014年全年的生产订单已经排满。

晶海洋半导体材料(东海)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片,是东海光伏行业的骨干企业。受光伏双反事件影响,公司出口欧盟的比重大幅下降。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公司及时调整市场战略,由主攻欧洲单一市场转为积极开拓日本、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晶海洋半导体材料(东海)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吴永其说:“2013年,公司出口日本、美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比重分别占到20%、10%和14%,而整个欧洲市场份额下降到18%。国内外市场份额的比例也由7:3调整为4:6。”国内外各新兴市场的开辟,为企业开创了多元化国际市场新格局,并有效弥补了传统市场份额下降带来的影响。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是积蓄内功的重要途径。201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大晶粒准单晶硅铸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用生产多晶硅铸锭技术可得到接近直拉单晶硅的高品质,成本则大大降低。2012年,公司投入近1000万元,将普通多晶与准单晶硅铸锭技术相结合,研发出高效多晶,平均光能转换效率达17.61%,比普通多晶高0.2%-0.3%。目前,高效多晶硅技术已经成熟,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量产。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为光伏企业打开产品应用的新市场,而光伏电站的使用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2013年7月,该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的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项目包括地面光伏电站及多栋建筑屋面光伏单元,由近1万7千块240瓦多晶硅组件组成光伏系统阵列,总装机容量达4003千瓦。该项目日发电量达1万千瓦时,年发电量为300多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350万元,预计5到6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从原材料的铸锭切片发展到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晶海洋半导体材料(东海)有限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随着光伏产业的整体回暖,2013年公司新增产能200兆瓦,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增长到130亿元。未来,企业将在保障基本生产的情况下,积极投资建设地面电站与分布式电站,不断加大光伏工程建设力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