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评论正文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任重道远”

2014-04-25 09:51来源:《光伏产业观察》杂志关键词:109家准入企业名单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134家准入企业名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行业规范管理尚需多方努力

首次公告名单审批已经结束。但公布符合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只是行业规范管理的第一步,要实现这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有很多工作需多方努力。

首先,公告名单企业的年度自查工作。初次审批是以2012年企业经营状况为依据,2013年国际环境和国内市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如何,比如,企业有没有扩张产能,扩张后是否能够继续保证达到规范条件,再如年度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投入是否占到总销售额的3%,是否出现安全或环境污染事故。这些都需要工信部和地方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企业自查工作,及时掌握规范条件落实程度,并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市场抽查,确保产品质量落到实处。

其次,第二批公告名单审批工作。在首批审批中,仅有27%的申请企业最终通过。据分析,没有通过的主要原因有,(1)没有通过环评验收,(2)产能或产能利用率不达标,(3)研发资质和投入不够,(4)电耗或水耗不达标。其中一些企业,特别是进入公示名单但没有最终通过的25家企业,是因为某一项指标不达标。这些企业经过整改后,会积极争取进入名单。据悉,2014年2月19日,江苏省经信委已经开始对第二批30余家申报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再次,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的落实工作。《规范条件》指出,对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的投资、土地供应等管理应符合规范条件,不符合规范企业不得享受出口退税、国内应用等政策支持。应该说公告名单审批是工信部实施,但配套政策还需要相关部门落实。不过就工信部本身而言,在2014年2月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开展的支持光伏产业重点项目中,明确要求只有公告名单企业才具有申报资格。至于其他部门落实情况还需及时通报。

最后,《规范条件》和《公告管理办法》的完善工作。在《规范条件》征求意见和最终出台中,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其中有些不乏真知灼见。工信部在现场抽查中碰到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如何核实企业的研发和工艺改进投入费用、产能利用率等。对于这些问题抽查人员都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不仅需要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而且要考虑是作为相对独立文本文件,还是等以后的文件修订直接纳入《公告管理办法》本身。同时技术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制定的一些标准,如17%的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率,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工作都需要工信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努力。(张运峰/文,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

【相关新闻】

工信部公布光伏制造行业134家准入企业名单(表)

工信部公布光伏制造行业109家准入企业名单(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9家准入企业名单查看更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查看更多>134家准入企业名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