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光伏行业期待百花齐放

2014-01-22 09:45来源:《光伏时代》杂志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企业现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记者独家获悉由工信部起草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草案(下称“准入条件”)召开讨论会议。该准入条件对企业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出货情况、专利数量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范围囊括了硅棒、硅片、电池、晶体硅组件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

据悉,准入条件要求企业每年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技术研发及工艺改进。在组件质保方面,准入条件做出了明确、统一规定。同时,依据准入条件要求未达标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得向其提供贷款和其它形式的授信支持,产品出口不得享受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在国内应用不得享受相关补贴。

在企业规模上,准入条件同样做出要求。一位参与会议的专家对记者表示,虽然修改后的“准入条件”对产业规模、出货量做出修改,但他担心硬性规定后,会造成中小企业为达到标准要求,再次掀起扩产泡沫。

大而不优的巨头们

近年来,光伏产业过剩状况尽皆知。据2012年8月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整个光伏业负债率已经过70%。中国前10家光伏组件企业的产能之合超过15GW,占到整个中国组件企业40%以上份额。而刚刚过去的2012年,虽然中国一线组件企业出货量仍保持一定增长,但企业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反观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在各自的领域独树一帜,闯出一片蓝海。

中小光伏企业呼声:

技术不等于规模

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浙江大学参股企业,研发上依托浙大资源,在电池片、组件、逆变器产品都设有独立的研发团队。2012年,在光伏企业出口额、利润额普遍大辐下滑的情况下,杭州海关的数据表上显示“浙大桑尼“公司的业绩却在持续上扬。为此,各级政府领导到桑尼考察,寻找桑尼的营利之道。

“电池片、组件技术并不是靠规模取胜”浙大桑尼总经理李新富告诉世纪新能源网记者:“浙大桑尼今年通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先后设立BIPV研发中心、逆变器研发中心和组件检测中心,多方面并举取得一定成效。”即便如此,李新富坦言,根据准入制度要求,桑尼的历史出货量仍达不到要求。“我建议还是应该以市场为机制,让市场决定谁该淘汰。”李新富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