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论持久战(二):驳光伏必亡论

2013-12-31 10:0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论持久战光伏企业现状光伏产业发展前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所有问题争论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这些人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但是人们的错误观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本的错误,带一贯性,这是难于纠正的;另一类是偶然的错误,带暂时性,这是易于纠正的。但既同为错误,就都有纠正的必要。因此,反对看问题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能源变革,才能使能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光伏必亡论实际上包含三种论调:第一种认为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太低,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这是典型的机械论。他们没有看到科技是在不停进步的。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在不断上升,比如美国 Sunpower公司的组件量产已经能够达到24%的转化效率,另一方面,生产成本一直在大幅降低。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光伏电池的成本在降低,而能量密度在提高。2013年,德国光伏发电已经占到其全国电量的10%,已经实现了用户侧的光伏平价上网。

第二种认为光伏发电虽然是零污染、零排放的,但光伏产业的上游,多晶硅生产阶段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光伏根本不是绿色环保产业,政府受到某些投资者的欺骗。这些人犯了一叶障目的错误,看问题主观和片面。只根据问题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的表现,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把光伏上游的局部环节的高污染和能耗放大到整个产业。多晶硅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四氯化硅,一种高污染剧毒废液。采用闭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完全可以确保废液在封闭系统内得到处理,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少数小企业因为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原因不具备完全废气处理工艺就会造成污染,它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普通水平。比如农民种田施肥过量污染土地,不能因此就说农业是高污染行业,不能以偏概全。

当然,这样的不良企业必须关停,它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光伏生产质资和条件。这里面还有政府监管的问题,不能把屎盆子全扣在光伏企业身上。正所谓,刀能杀人但错不在刀嘛,错在人。关于高耗能,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能量返回期:即电池发出的电能超过生产电池所消耗的电能所需要的时间。晶硅电池只要约2年,非晶硅电池约约1.5年。光伏行业高能耗主要表现在多晶硅生产阶段,不能窥一斑而不见全豹。从光伏最终成品来看,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能源的回收,随后输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以上者两种错误均属于第二类的错误,带暂时性,是因为对光伏这样的新鲜事物不了解造成的,这是易于纠正的。相对来说,第三类论调的危害性更大,是根本性的错误。某些伪学者宣称,“熵大的太阳能转化成熵小的电能是需要消耗额外的其他的能量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光伏发电是个熵减的过程,是不值得的,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他看来,整个光伏制造链体系的电耗会大于光伏系统电量产生。这种观点很有蛊惑性。看似有道理,实质上是大大的荒谬可笑。

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唯心论,甚至连唯心论也算不上,他们本身对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一知半解。用半吊子的见解去解读光伏发电自然只能导向出荒谬的答案。首先,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熵实际上是指一个物系运动的混乱度,熵越大越混乱,而且熵是一个状态量,在理想状态下是关于温度的函数,不会说一个物体得到了多少熵,而只能说这个物体具有多少熵。在同一个封闭系统内部,我们可以说熵增和熵减,而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的熵大或熵小。难道太阳比电子热,太阳能的熵就大于电能的熵吗?这里太阳和电子、太阳能和电能本身就不是在同一个封闭系统里,缺少这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前提,去比较熵是毫无意义的。按照这个逻辑,把熵大的水能变为熵小的电能,水电站都应该关闭。其次,如上所述,光伏系统的能量回收期小于2年,这是经过千万的科学家验证和认可的,也是为世界各地的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量所检验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论持久战查看更多>光伏企业现状查看更多>光伏产业发展前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