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硅片市场正文

高效硅片的“对弈”:谁在奔跑?

2013-12-30 14:34来源:pv-tech关键词:保利协鑫单晶硅片硅片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保利协鑫的产品开发策略是紧紧围绕市场,为此在保利协鑫的硅片业务板块中,高效多晶硅片是主导,产品的开发与优势也更为明显,基本保持每6个月推出一款新型高效硅片的频率,自2012年3月推出第一代高效多晶硅片鑫多晶S1之后,2012年10及2013年5月分别推出了鑫多晶S2和S3,每款产品相较上一代产品均会在转化效率上做提升。

根据市场推出产品,产品推动了市场的拓展,保利协鑫显然抓住了国内硅片市场的特点与需求,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差别,受低价格产品影响,中国成为全球组件平均销售价格(ASP)最低的一个市场,多晶组件需求增加,市场对高效多晶硅片的需求增强,2013年鑫多晶硅片出货4.3GW,目前保利协鑫在可流通的多晶硅市场中占比超过70%。

“我们制定了鑫系列产品开发路线图,不管是鑫多晶还是鑫单晶都有时间计划,我们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不做追风者而是始终跑在竞争对手前面。”代冰认为主流产品还是高效多晶,仔细观察会发现多晶的技术发展比单晶要快,多晶这几年的效率是持续增长的,而单晶几乎没有变化。此次五家公司发布的M1、M2是在增加单晶面积基础上增加效率,这样会带来拉晶成本的增加,虽然单晶制造商一直努力降低成本,但整个制造端的每家公司都在致力于此,我们也一样,如果多晶做到18%的时候单晶做不到21%以上,那么单晶在性价比上也是没有优势的。

对于两方的此次交锋,一位熟悉这六家公司情况的供应商认为需要看后续的市场反应,一方面五家联盟设立统一规格,但这规格是否能保持并执行下去有待商榷,因为每家单晶硅片公司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卡姆丹克的单晶硅片效率做的最好,隆基的成本控制很好,阳光能源的设备最好等,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统一的,另外,客户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这是一大跨步,从被动的迎合客户转变成主动出击改变游戏规则寻求更多市场主导权。另一方面保利协鑫类单晶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在一开始推出时被认为概念炒作,还有其效率上的劣势,需要接受2014年市场的考验。

事实上单多晶之争由来已久,高效单晶电池效率高,成本亦高;普通多晶电池效率低于单晶电池,胜在成本较低。前几年单晶占据主导地位,到后来单多晶平分秋色,如今这种局面因为市场的变化以及保利协鑫类单晶的介入再次发生变化。类单晶取两者中间,这两年在保利协鑫的强势研发下类单晶产品开始走向成熟并为市场所接受。

对质疑最多的关于多晶效率问题,代冰表示:“我不太认可单晶的输出功率比多晶要高,目前多晶正在接近于单晶,鑫单晶G2加上常规电池工艺可以做到280W,我们用先进工艺还多10W,可以做到290W(60PCS)。鑫多晶S2加上普通电池工艺效率能做到17.6%以上,我们用先进电池工艺在某欧洲电池制造商量产的数据是18.5%,S3加上先进工艺在实验室可以做到19%转换效率。单晶为什么要强调面积的变化,是因为单晶缺角,而多晶面积要比它大,光率及封装损失都要低,从电池到组件,多晶比单晶封装要低2到3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不论是M1、M2或是鑫单晶G2、鑫多晶S系列,都是为了满足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的需求,硅片制造商各挥所长,都在寻求一种最优化的效果,一种最佳的组件技术解决方案,是技术与实力的对弈,具有优势的一方将获得更多市场,这样的竞争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能加快制造端更精细化的生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保利协鑫查看更多>单晶硅片查看更多>硅片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