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市场正文

光伏产业“低调”度过2013年 发展势头向好仍需破局

2013-12-23 11:3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光伏企业兼并重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光伏产业发展得到了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外部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从各种迹象来看,“低调”度过2013年的光伏产业,在2014年或将迎来发展的小高潮以及行业格局的新变化,整个光伏产业所需承受的压力依然较大。本期提炼工信部赛迪智库2014年光伏形势发展分析的部分观点与内容,期待与读者分享。

供需矛盾突出

光伏行业连续经历了近6个季度的亏损后,自2013年二季度,一些企业相继扭亏为盈。受益于日、美与国内市场的兴起,一定程度缓解了光伏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产品价格也企稳回升。同时,在国内政策导向的驱动下,光伏龙头企业满产开工之时,仍积极寻求中小企业为其代工;地方政府也不断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力促企业复工,出现了产能利用不足的企业开足马力、停产企业相继复、满产企业技改扩大产能的现象。

然而,市场供应在短时内呈现加速状态,市场需求却不容乐观。国际主要市场,欧洲需求量正在萎缩,且对我国光伏企业有“限价、限量”约束,市场需求提升空间较小;日本市场则由于补贴过高政府负担较重,随时可能会刹车;美国能源丰富,页岩气发展火热,光伏市场潜力有限,且有“双反”副作用;新兴市场如印度、南非等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市场由于本地化保护的潜在风险,也将削弱国内市场的规模化扩大动力。因此从供需关系看,光伏产业或将重现前两年供过于求大、大肆杀价无序竞争的局面。

制造业面临冲击

随着光伏制造毛利下降,我国一些大型光伏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留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关停成本较高的生产线,多余订单委托给第三方代工。国外一些企业,如美国Sunpower等公司,也一直通过大型电子服务企业Flextronices和Jabil代工,光伏产业格局出现制造业服务化的势头明显。按此发展趋势,光伏产业在制造环节涌现“类富士康”的大型代工企业,将冲击国内光伏产业现有格局。

目前,我国组件产品结构并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且同质化情况仍严重,极易催生价格战,丧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质市场。如2013年二季度我国光伏企业在鏖战0.55欧元/瓦普通组件市场时,日本三洋和美国Sunpower则独享1欧元/瓦高效组件细分市场。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线生产的产品性价比已高于人工,也迫使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不仅将面临国内市场增长过快导致的新一轮产能过剩,而且也面临着光伏产品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产业未破困局

光伏应用市场的扩大,市场对多晶硅的需求将逐渐提高。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将达25万吨,我国产量约8吨,同比增长12.7%。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却仅能满足我国50%的市场需求。国外多晶硅产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规避“双反”关税,持续对我国进行低价倾销,2014年,多晶硅价格将在20美元/千克以下,国内光伏企业仍将承受低价压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企业兼并重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