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烟蒂股”过热

2013-12-10 10:13来源:中国石化杂志 韩华明 张培关键词:光伏国八条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光伏企业兼并重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策导向下的困境突围

在行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熊市里的“烟蒂”或许成为一匹黑马,变身为最佳的投资对象。当前资本市场对其的“短期热情”则可能摇身一变,发展为长期战略性投资的认知。细数2012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不难发现其导向性已十分明确: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面对产能过剩的课题时,管理层对国内光伏行业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由单纯的以刺激需求救市的政策基调切换到协调、指引和帮助产业加速优胜劣汰的方向上来。从2013年光伏概念企业的业绩表现上来看,政策的导向已经带领部分企业走出亏损的困境。

东方日升公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扭亏,净利润762.32万元,同比增长2060.21%;201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0万元至4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3%至2544%。公司称,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受欧洲光伏电站建设固有需求以及公司在国内和国外新兴市场开拓取得成效影响,公司光伏产品的销售量同比增长。此外,公司投建的多个光伏电站也陆续实现并网发电。产业链中后端应用市场的多元化,使得东方日升相对其他产业链条短且出口市场专一的企业具有更大内部消化产能的能力。

欧盟“双反”的实施和政策的导向,使中国光伏企业面临“先保生存后求发展”的现状。内部消化产能以及避开“双反”扩源出口市场,是企业中短期保生存的突围之路。向日葵的突围则是扩源出口市场的代表。公司预计2013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至350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7亿元。该公司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光伏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相应的产品销售毛利率有所上升;此外,公司近日与日本等国家签订了大额太阳能产品销售合同,借助新兴市场拓展取得良好业绩。

然而,光伏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性的。原本销往欧美市场的光伏产品能否在不招致新兴市场政策回击的前提下顺利出口,尚存疑问。单纯的市场转向,仅是一时的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光伏产业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

产业“洗牌”阵痛“涅”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光伏真正的“病因”。为了彻底治愈,中国的光伏产业正进入“洗牌”周期。

与日本追求高转换率,多晶硅替代品不同,选择大量低端、非核心技术组件的进行制造,是中国光伏得以快速发展的制胜之道。然而,当这些制造商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导,而供应链条上系统集成模块的企业却担当不了市场的重任的时候,中国光伏只能在产能扩张的道路上,走重复、低端的路线。这必然会导致产业危机的发生,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然会进入“阵痛调整”阶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国八条查看更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查看更多>光伏企业兼并重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