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中国式光伏:走的快不如走的稳

2013-11-06 10:03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装机量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风起曾指出,大面积应用光伏发电涉及到能源改造的问题,北方地区火力发电采用传统的热电连供模式,到了供暖季节火力发电停不下来,只能给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发电限电,因此火电停不下来就实现不了新能源发电的高比例。

二,分布式问题非常大,实用性有待检验。

2013年中国启动第一批分布式示范项目建设,欲在年内建设749MW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但到2014年,分布式光伏系统装机量被提升到8GW,政府规划似乎没有考虑到投资企业的难处。在分布式领域,投资者会面临比大型地面电站更大的风险,他们不仅仅要考虑国家政策,更要考虑示范园区内企业的违约问题。

中国政府即将出台分布式实施细则,或许会解决分布式发电补贴、融资、计量等问题,但分布式自发自用模式其实是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为,政府可以保证分布式之外的补贴及时发放,却对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行为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力。比方说,实行自发自用模式,示范园区内的企业实际上变成了电力的采购方,他们具有足够的违约资本。这些企业可以拖延支付,甚至在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可以赖账;园区内的企业可能倒逼也可能转租或转让,假如在光伏电站25年的运营周期内企业法人变更,其是否同意继续出租屋顶,是否愿意继续采购新能源电力,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

此外,光伏发电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受天气影响也非常严重,对于很多实行“三班倒”24小时工作制的企业来说,如果光伏发电没有一定的储能系统,他们不得不面临白天使用光伏发电,晚上使用火力发电的尴尬境地。同时,当雨季来临时,整个光伏发电可能会连续不能满足工业园区需要,不确定性极强。

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集团化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8年,企业破产是常有的事情,企业开工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光伏电站投资商来说,他们根本不可能准确估算一个项目的盈利率,这也是投资商融资难,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光伏行业的重要原因,最终很多资金还是不得不来源于国开行。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如果笔者是一个企业家,如果光伏发电和工业电价保持一致,光伏发电又不能做到稳定供应,笔者实在找不出理由来采用光伏发电,会更倾向于从电网公司购买电力,毕竟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意味着效益。

再往下分析,用电企业不敢拖欠国家电网的费用,并不代表其不敢拖欠光伏投资商的费用,毕竟光伏发电不可能完全取代电网供电,光伏发电方式成为了园区企业的一种备用或辅助方式。如果存在扯皮现象,光伏系统投资商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其并没有选择消费者的权利,光伏电量要么被企业购买,要么上网,而一旦大量新能源电力上网,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率就变的没有保障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