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要规模还是要质量——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需要新方向

2013-11-01 09:03来源:《PV-Tech PRO》关键词: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光伏产品质量问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8月,包括中电投、中广核、特变电工、晶科、英利、天合光能在内的多家一线光伏企业和相关研究所、认证单位、研究机构在青海西宁共同去探讨如何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中国光伏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组件质量和电站质量并不乐观,这两者如何能平衡发展成为行业能否健康的保证。

产业规模扩大的挑战

虽然欧盟的反倾销已经落定,但中国光伏产业的庞大规模仍然需要进一步升级。此次杜邦公司与南方周末共同组织的中国电站高效可靠运营与光伏材料技术研讨会以及中国绿色产业促进计划中,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讨论的重点。

宏观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微观上企业的规模发展已经在产生冲突,财政部清洁发展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阐释了在财政上如何支持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在十年内从起步到壮大再走向过剩,政府起了很大不利作用,没有用市场经济对待。政府的政策无非是税收、补贴、贴息以及一些政府采购等,但要确定政府行为和市场的边界。在中国光伏行业面前,政府应该要反思该怎样支持一个产业,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支持。”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主任罗响对政府涉及新能源的管理方式也提出了意见,“此前各种政策比较混乱,政府多个部门都在涉足新能源的政策制订,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8个部门,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发改委、能源局、科技部、商务部等等,这些政策都是碎片化的,没办法系统起来。虽然补贴额度很大,但补贴错位了,要对终端环节进行补贴而不是生产环节,越补贴越生产,就会造成产能过剩。”

而产能过剩的事实已经存在,接下来政府的政策只能转向产业结构调整。原民生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现就职于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王海生对终端应用市场进行了分析。下游市场是产业调整的推动力,“20年的补贴电价下发后,能真正意义上启动光伏电站投资金融化的平台。”王海生对比了大型地面电站与分布式项目对光伏市场结构的影响,“大型电站比较适合央企和大型电力集团去做,而分布式项目中民营资本将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分布式中,金融投资和证券化的需求是比较明显的。”

目前涉足光伏发电行业的企业中,电力企业和光伏企业是两个主要参与方,前者资金较为充足,后者大都是光伏制造业延伸过来的,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较大。王海生对资金来源做了分析,“一种途径是对电站项目进行证券化,通过上市或者发债实现,但这主要针对成规模的电站;第二种方式就是过桥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在房地产行业比较常见,在项目建设期还没有拿到贷款时这是一个不错的融资渠道;第三种就是融资租赁,美国上市光伏企业SolarCity就采用了这种模式,但SolarCity的资金成本比较低,约3%,这在中国难以实现,基本都在8%左右,这就影响了投资回收期。”王海生的团队将致力于光伏项目的资本运作,以帮助电站开发商和投资商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光伏产品质量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