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要规模还是要质量——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需要新方向

2013-11-01 09:03来源:《PV-Tech PRO》关键词: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光伏产品质量问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姚峰对中山大学的衰减测试表示惊讶,但他也认同组件质量的重要性,“如果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做光伏产品,即使不衰减6%,10%以内也是能实现的。目前国内光伏行业刚开始不久,很多组件用了三、四年就出现5%甚至7%以上的衰减,更严重的会出现10%的衰减或者背板开裂等严重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中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张俊才分析了度电成本的影响因素,质量是其中的重点。这家已建成9座电站总计439MW,在建7座电站647.8MW,总规模达到2002MW的龙头企业,要求晶硅组件衰减2年内不高于2%,5年内不高于5%,10年内不高于10%,25年不高于20%,此外不少于10年的质保期内年故障率不得高于0.01%。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发现了组件的背板变色、背板损坏以及EVA发黄、起泡、热斑效应还有接线盒烧损等诸多问题。

以黄河公司格尔木一期200MW电站为例,检测了6家供应商的组件后发现,平均功率损失为7瓦,按照当地日均4.3小时利用小时数以及80%的综合效率计算,一期200MW和二期100MW每年减少的发电量约为1350万千瓦时。从一批组件的抽检结果看,虽然功率普遍负偏差,但D厂家功率降低了11.79%,I厂家降低了10.4%,而H厂家衰减了4%。张俊才表示,“这反映了电池和组件材料选择以及工艺上的差别。”针对组件功率衰减的状况,黄河公司要求各供货商进行售后服务,重点排查出现的问题。但有三个厂家“发生推诿现象,他们表示行业不景气,排查成本高,违反了合同约定。”张俊才总结到,“组件寿命和效率是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因素,而材料是组件质量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西部严苛的气候条件下,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辅材、组件才能避免质量问题的大规模发生,从而降低度电成本。”

作为全球领先的材料供应商,杜邦正在通过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光伏组件的可靠性。杜邦光伏氟材料事业部付波表示,“光伏行业在工艺、技术支持以及产品路线上将更依赖于材料供应商,组件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封装材料老化、背板失效脱层、玻璃脱层等,大都与材料相关。”在Solarbuyer的统计数据中,2012年组件平均次品率不断上升,2011年发货前检验结果中次品率只有5%左右,这一数字在2012年中期达到15%-25%。在实际应用中,温和环境下组件背面25年紫外线总剂量为171kwh/m2,而热带环境和沙漠环境下该数据分别可达到235和275。付波表示,不同环境下对背板材料的要求完全不同。目前,杜邦正与组件厂商进一步加强合作,对不同应用环境的组件提供差异解决方案,以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杜邦同样还在与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第三方质检机构等进行沟通,以引起整个行业对质量的重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组件查看更多>光伏产品质量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