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热冷思考:前景丰满难掩现实骨感

2013-08-14 10:40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光伏新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就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看,光伏发电的致命伤还在发电成本上。从单位投资看,目前火电一般为4000元/千瓦,风电8000元/千瓦,水电已突破10000元/千瓦,而光伏发电达到10000-12000元/千瓦;从上网电价看,风电上网电价约为火电的1.3倍、光伏上网电价约为火电的2.2倍。即便对于光伏发电再乐观的人也必须承认,火电的经济优势短期内仍难以撼动。虽然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家还将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推广光伏发电;但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主力电源还需要补助,那对于一国财政来说意味着无底洞。因此,在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目标之前,光伏取代火电“上位”恐怕还是痴人说梦。

发电效率是当前光伏和风电面临的另一个软肋。目前我国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一般可达5000小时以上,最高可达7000小时以上。水电年机组利用小时约在3500小时左右,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池板大概只有2000小时左右。由于风力、日照这些因素难以人为控制,要想进一步提高的余地相当有限。

至于最为人诟病的大气污染问题,2012年起我国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严格的新建火电厂排放标准。如果按照新排放标准控制,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将会大大降低,即使考虑火电装机的合理增长,到2050年火电行业排放量也仅为2011年的30%左右,甚至低于美国目前火电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火电在清洁化方面的进步,无疑意味着光伏发电在环保优势上的缩水。

无论如何,2020年以前,火电在我国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至少也会保持在60%以上;即便如能源局所愿,年增30GW装机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30年,205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占比可达约36%,而火电占比有望降至35%左右,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考虑到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在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可以断言,火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保持优势地位的现实不可更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新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