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评论正文

光伏扩内需怎成“中央军”的主场?_

2013-08-07 10:29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国八条光伏发电光伏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进民退有利光伏业做大做强?

在谈及为何选定8家电力央企来承接解决无电人口用电的光伏独立供电项目,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表述中称,“项目大多处于西部偏远地区,工程投资大、施工难度大、经济效益差,而这些电力企业社会责任感强、建设热情高……”言下之意,这些项目民企未必瞧得上眼,办事也未必放心,还是交给央企比较靠谱。

其实,从爆发全面危机以来,类似这样的思维在决策层和光伏业的主管部门中开始小有市场。有些人认为,中国光伏业之所以摔跟头,与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以及随之伴生的低价竞争、急功近利、无序发展等乱象不无关系。因此,通过向市场引入“讲政治”、“顾大局”的国有大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起到行业“压舱石”和“减震阀”的作用,有利于光伏行业做大做强、实现良性有序健康发展。在这种“国进民退有理”的论调下,“中央军”、“国家队”频繁入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甚至成为一种值得鼓励和提倡的行为。

另一方面,虽然光伏业历经了一轮盛衰周期,但一些地方“唯GDP至上”的政绩观并未改变。眼见光伏又成了香饽饽,各地的招商引资自然也不会放过。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地方政府比以前更势利了。要是说以往光伏引资“捡到碗里都是菜”、来者不拒的话,现在一些地方开始挑拣起企业的背景、身价和实力。毕竟,如果能够争取到央企项目落地,不但面上有光,而且投资数额大,政绩上也好看。而那些往昔奉为座上宾的光伏企业,如今早已褪去了光环,怎么看都是相形见绌,而且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投资的实际到账情况还要打个问号。这样一来,在光伏的招商引资环节,同样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苗头:“中央军”所到之处,地方领导是前呼后拥、笑脸相迎;而传统的光伏企业则变得不受待见,项目招投标中也开始处于劣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国八条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