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2013年光伏产业:进退的现实选择

2013-07-24 00:48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避开双反

光伏产业的存量竞争,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量过剩。2010年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幅达到139%,产能扩张完全是“无形的手”在指挥,无可指责。之后欧美削减补贴,对中国进行双反,是“有形之手”导致了“过剩”。

欧美的双反,其目的不是反整条产业链,而是反个别产品环节,光伏产业上的企业只需把欧美反的环节拿到国外去生产就可以规避风险。可以将其制裁的环节拿到第三方国家去投资,或者直接拿到美欧国家去投资,进行产业渗透,使其欲反无力。所以,不但要开发国外新的应用市场,还要开发国外投资市场。

在国内,现在应用市场正在启动,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破解。在东部市场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不失可行,但在西部建立电站消化产能也不失理性。东部缺电的原因是大量高耗能产业都在这里,高耗能产业可以向西部转移,追着太阳能资源往西部迁徙。西部有广阔的荒漠资源、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都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与生存。

技术引导产业分化

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除了市场外,还要靠科技。实现光伏材料多元化,寻求更优良的材料,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不要一提起光伏就是晶硅。在产能饱和甚至剩余的情况下,投资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是长远发展的必然路径。

光伏成本还要继续下降,降到光伏产品人人都能用得起。而要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关键就在科技变革,而不是某些人说的挤压利润空间。

英利的大容量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成果,就可以帮助英利找到新的市场。智能通信和智能电网正在成为大储能项目产业化的切入点,英利可以将大储能项目产业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