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日盛达跻身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方阵”

2013-07-23 10:07来源:长治日报关键词:日盛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盛达一期500T/D一窑四线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目前正在烤窑期,预计8月份投产,将逐步形成硅矿~光伏玻璃~双玻电池组件~光伏技术应用的全产业链。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效后,将成为一个拥有500吨一窑四线2.0mm原片生产线一座、2.0mm钢化镀膜生产线四条及年产能500MW双玻电池组件的综合型光伏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40亿元,可为近1500人提供就业岗位。届时,日盛达将同潞安太阳能、高科投等新能源企业形成产业对接,我市将初步形成山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及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重市场,更重人才技术,立足长远争做“金太阳”工程排头兵

日盛达瞄准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目标,与金牌科研团队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我们上马的这个项目是个交钥匙项目,由中国建材全权负责,从项目的设计、建设,到设备的安装、调试,直至生产出合格产品。中国建材作为全球著名的科研、设计和工程总承包集团,科研实力处于国际一流和国内领先水平,结合日盛达实际,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使我们进军光伏产业之初,就站在一个高起点,走在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上。”这位负责人说。

日盛达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500T/D一窑四线超白压延生产技术,引进德国鲁莱克斯压延机组及其他关键控制系统,生产线装备属于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国内装备水平一流、能耗较低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厂区按功能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盖板生产区、原料制备区、辅助生产区等。 “项目8月份投产后,我们准备上一批‘机械手’,就是自动下片机,整条生产线从原材料加工、熔化到压延、切裁,将实现全机械化作业。”这位负责人补充道。

人才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保障。张珍方多次跑沿海各省市考察、洽谈项目,专门从海内外高薪聘请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专业人才,补齐技术、人才、市场“短板”,攻克滞后企业发展难题,力争把项目做精做细做大。“双玻电池组件将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技术标准,而双玻组件所用盖板玻璃是2.0mm,不是目前的主流厚度3.2mm。为此,我们与中国建材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2.0mm压延成型、退火、切裁、钢化等多项技术难题,目前我们在压延玻璃生产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这位负责人如数家珍。

“这个企业现在的规模在全国有10家,同等技术全国有5家,它属于五强企业,这样的企业很有市场竞争力,产品不愁销,现在还没有开始生产,就有一大堆订单……”前不久,市委书记马天荣在日盛达调研时,与在场人员认真分析项目生产和市场前景情况,对企业寄予厚望,指明了我市光伏企业今后发展方向,“我们长治可以集中潞安、城区、郊区、长治县光伏企业和相关产品优势,形成一个光伏产业链,大家要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比较鲜明的发展特色,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谋求利益最大化。”

张珍方表示,项目建成点火只是开了个头,更大更难的考验还在后头。我们一定要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紧紧抓住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两个基本点,把企业做强做大,以蓬勃之势跻身我国光伏产业“第一方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盛达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发电项目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