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市场正文

光电“绿色建筑”崛起 蕴含巨大市场商机

2013-07-16 15:25来源:中国联合钢铁网关键词: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企业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重难题待解

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光电建筑美好发展愿景的蓝图中,仍然存在着挑战。

例如,大规模工业园区建筑屋顶的所有权界定仍不明确。目前,大多数工厂仅是租用工业园厂房,想建设屋顶光伏项目则必须向园区管理方租赁屋顶使用权。这种“不明确”带来的局限性,不仅将增加光伏项目的投资成本,还对业主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业主是否能在厂房合同租赁期内收回光伏项目成本并产生收益,这是一个他们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同时,工业园区目前厂房建筑结构和材料并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屋顶都适合安装光伏电站。很多情况下,由于现场客观条件的制约,安装规模的浮动范围也相当惊人。

而且,目前,一般认为光伏电站的运转年限是25年,但很多厂房屋顶的建筑材料其实都达不到如此长的使用年限,这已成为现实中的一大矛盾。

除此,外部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定还没有进一步精细化,这是工业、商业屋顶光伏项目所面临的另一大困境。尽管国家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能源的大方向已经指明,但是,电价补贴模式和标准仍在进一步研究中,这导致了行业市场目前仍持观望态度。

浙江省光伏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赵永红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电建筑产业的推进,还迫切需要两个方面的重要推动。首先是行业层面,需要开展建筑业与光伏业的跨越和结合,需要光伏企业转变思路提供一体化服务,还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积极主动与建筑业多个环节沟通和交流。其次是政策层面,应强调在项目中应用创新型光伏产品和系统,强调通过示范项目来帮助企业积累实际应用数据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强调通过扶持补贴政策与市场监管机制并行的方式来吸引投资并督促项目质量。

只有这样,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电建筑一体化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