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市场正文

欧盟光伏“双反”商务部建议“走出去”

2013-07-15 09:37来源:经济观察网关键词:欧盟双反商务部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还有20多天,就是中欧光伏“双反”谈判的最后期限,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将调整为47.6%的平均税率,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将因此濒临绝境。

一方面,中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就数量、价格等关键要素进行最后的斡旋,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最坏答案下的出路。

光伏企业的“突围”

受补贴政策和市场萎缩的影响,一度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近几年来开始逐渐降温,一些光伏巨头开始撤离和关闭公司的太阳能业务。

中国光伏企业也深陷其中,尚德、英利、赛维等中国光伏巨头无一幸免,中国光伏行业被认为进入最冷的寒冬。然而,在全球光伏产业一塌糊涂的时期,却有一些光伏企业在逆势盈利并转型突围。

据记者了解,正泰集团的太阳能业务去年盈利1.06亿元,并表示还将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同时启动转型突围的企业也很多,日前海润光伏与爱康科技发布公告称,正在开发光伏电站,追日电气也在日前签下了一单5.5MW农业大棚分布式光伏发电EPC总包合同。

不管是逆势盈利,还是转型突围,其均有共通之处,就是“转型”,正泰的转型策略在于寻找海外投资和合作,同时变单一组件生产商为集光伏产品生产、电站投资、EPC工程总包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而海润光伏等企业主要转向投资电站为主。

“我们2006年开始做光伏,当时做薄膜电池,但2009年以后晶硅价格一路下滑,薄膜电池就失去了竞争力,加上双反的因素,我们开始考虑转型。”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于是公司开始考虑做投资、做开发商,从设计开始做总包,然后到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正泰已经停止对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投入,将逐渐把战略重点调至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目前其已在美国、保加利亚、韩国、泰国、意大利以及国内宁夏石嘴山、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等地开发建设光伏电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商务部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