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太阳能战争:中欧双方两败俱伤

2013-06-13 11:2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欧盟双反太阳能产品太阳能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遗憾的是,德国官员在谈判中表现得过于淡定,直到德古赫特提交了这一惩罚性关税的提议后,德国政府才恍然大悟。恰逢此时,中国总理李克强抵达柏林进行国事访问,德国总理默克尔顿时对太阳能产业兴趣陡增,她或许已明白这一结果的前方正是深渊。

德国经济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政府此前态度不坚决,主要原因是国内观点不一。一方面,德国不少太阳能产品制造商无法应付中国产品带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德国光伏企业从中可获得丰厚利润。

德国能源署(DENA)总干事斯蒂芬-科勒表示:“德国经济受益于来自中国的太阳能模板,太阳能产业60%的附加值产生在德国。这就是为什么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许多德国企业倍感苦恼的原因。德国一些化学公司为中国太阳能产业提供原料硅,中国企业的萎靡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效益,此外还有一些为中国太阳能企业提供生产设备的德国企业,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企业的命运。”因此,可以说,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几乎都与欧洲光伏企业息息相关,他们都是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的成员。当年,由于该协会各成员企业态度坚决,德国政府没有大幅削减光伏电价,但这次,在是否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问题上,他们分歧严重。

欧洲太阳能企业因此形成了两个派别:欧盟支持太阳能组织(EU ProSun)及他们的对立方——欧洲可负担太阳能联盟(AFASE)。应EU ProSun的请求,欧盟委员会先后于2012年9月和11月对原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EU ProSun称,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60%至80%的价格在欧盟市场“倾销”光伏产品,同时中国企业还得到“大量”政府补贴。

AFASE是一个由145家太阳能企业组成的联盟。该组织声称:“较低的产品价格是成本合理化的结果,而不是补贴。”该联盟否认了关于中国政府非法补贴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指控。“目前太阳能市场出现的供过于求状况不应该由中国制造商负责。相反,这种产能过剩是数个主要市场不稳定的政治状况引起的。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60%的关税,将导致欧盟今后3年内失去超过24万个工作岗位,损失270亿欧元。”

在中欧贸易争端的问题上,欧盟须寻求解决方案。一旦爆发贸易战,最大的输家肯定是欧洲的企业和消费者。欧盟发起的这场“太阳能战争”将压缩光伏市场的成长前景,进而损害他们本想拯救的光伏产业。德国的担忧不无道理,经济正在缓慢复苏的欧洲大陆经不起贸易战,而作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更不愿意看到这一局面。

(来源:德国《明镜周刊》,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太阳能产品查看更多>太阳能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