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欧盟“双反”意在他图

2013-05-20 09:55来源:中国石油报关键词:欧盟双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常规油气资源在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的条件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也在各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迅猛增长。这场始于20世纪末的传统油气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赛跑”,虽然在规模和产业总量上没有可比性,但在发展势头和社会舆论面上呈现出不相伯仲之势。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一度扑朔迷离。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使世界主要国家几乎无一幸免,光伏产业也遭遇重创。所幸世界大能源格局和外部发展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重创之后,由于价格下跌倒逼技术进步,成本大幅下降,使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急剧复苏,发展势头空前迅猛。

2010年年底2011年年初,多项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相继获得重大突破,产量骤升,天然气被列为清洁能源,引发世界大能源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复杂的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升级,在这两个决定能源发展方向主要因素的叠加效应下,为保持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国力,不少国家放缓对气候变化的遏制,暂时选择了着眼于眼前利益的经济发展优先道路,即相比需要依靠国家扶持的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而获得商业开采的非常规资源成为能源发展的优先序列。基于此,2010年年底,太阳能产业进入低迷期的结果几乎无法避免。

同时,由于2011年欧债危机逐步升级等因素,欧洲国家大幅度削减政府补贴。部分国家和地区选择重新挥舞资源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以保障自身资源、产业发展。

因此,欧盟执意对中国在欧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这其实是转嫁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为了能以此为筹码,在更大范围的贸易对抗中取得主动权,在与中国的贸易来往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欧美“双反”紧紧抓住中国光伏制造业的资本、就业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量大,对外依赖度高的劣势,实际上是意在其他更大范围的图谋。

因此,中国企业不应对“双反”结果抱有幻想。应该转变光伏产业发展模式,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多元化应用产品中寻求出路,早日走出“寒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