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评论正文

薄膜光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3-05-16 10:20来源:人民政协网关键词:薄膜电池光伏产品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光伏发电被寄予厚望。回顾光伏的发展历史,除了技术的发展更多是理念的转变与市场的需求。在南开大学教授、薄膜光伏研究专家孙云看来,光伏发电要想成为主流的能源利用形式,还需要在提高光电转化率及降低电池成本两方面下足功夫。

光伏技术空间正不断扩展

■记者:您从事薄膜光伏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时间。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孙云: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光伏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甚至到了90年代末,整个中国大陆的光伏产能才4兆瓦(MW)左右。

当时晶体硅电池是给无人值守的通讯站、信号灯以及油田输油管的阴极保护装置提供电源,而非晶硅薄膜电池则是给牧区的人家装一个20瓦的小电池板,能带起一盏节能灯,外加一台收音机。

中国光伏业实现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国外已经开始兴盛起来;第二,国家开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科技部的“973计划”和“863计划”都给了光伏前所未有的投入。

同时,欧洲对光伏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光伏业爆发式的发展,但这也带来了多晶硅企业的盲目投资,产能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并衍生出了欧美针对中国产多晶硅电池提出“双反”等问题。

■记者: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有市场调节机制的因素之外,是否也有技术方面的因素?

■孙云:这些问题跟国内很多晶硅企业产品单一、缺乏核心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多晶硅电池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生产设备和技术也从国外进口;生产过程高能耗、高污染,之后又以低廉的价格出口,为国外提供了清洁能源,自己却享受不了。

与其他科技产品相比,光伏产品的升级换代的速度很慢。晶体硅电池从上世纪50年代发明到现在60多年了,结构还是老的晶体硅电池结构,只是工艺在原来的基础上优化,使其组件效率达到18%,但是产品形式还是和原来一样,技术层面没有根本改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薄膜电池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