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光伏企业拟转移产能避惩税

2013-05-15 08:51来源:法治周末关键词:欧盟双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受伤的不仅是中国

与美国此前的“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

“这将是有史以来全球案值最大的贸易保护案。”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将直接导致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风险,超过30万至50万人同时失业。”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瞿晓铧表示:“当常规方法竞争不过的时候,欧盟的少部分企业开始挑起贸易战,这是对规则的滥用。”

“其实作为一个生产商来讲,我们是愿意卖高价的,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产品卖得很低价,但是一个价格实际上是一个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席军涛说。

在席军涛看来,“双反”对中国的产品是很不公平的:“如果没有低价的中国产品,欧洲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可能远远达不到现在这么一个水准。”

欧盟针对中国收惩罚性关税一旦实施,就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灭顶之灾,但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的光伏企业

德国某光伏企业负责采购的陈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德国本土的组件相对于中国的产品价格要高出不少,我所在的德国企业每年的采购量占到总采购量的80%左右,‘双反’可能会导致不少企业买不到价廉物美的产品,从而造成人员的缩减甚至倒闭。”

“反过来说对整个光伏产业也是不利的,成本增加会导致终端的价格提高。”陈京告诉记者,“太阳能是为大众服务的,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大众,让每个人都用得起才是最终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