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欧盟一咳嗽 国内光伏行业就发烧

2013-05-10 10:10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欧盟双反光伏产品光伏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仅少数巨头正常生产

“我们停产好几个月了,越干越亏。”昨日,燕郊一家民营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负责人李聚对记者说,2010年公司有300多工人加班加点干。从去年开始,基本就不赚钱了。刚开始为留住工人勉强开工。但越生产亏损越大,后来干脆停工,工人解散回家。现在车间停产,只有一个亲戚和两条狗在看厂子。

国内中小光伏企业大面积停产不足为奇,但连国内光伏巨头赛维LDK最近也深陷窘境。虽然当地政府一再“输血”,但赛维LDK还是迎来了连续7个季度的亏损,并且面临资不抵债的境地。

“现在只有英利、阿特斯等大企业还能维持正常生产。”昨日,业内人士马晓东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显得异常悲观。生产设备都有使用周期,如果一两年内不见行业回暖,这些设备也面临报废。“现在来看,只有欧美卖光伏生产设备的企业赚了钱。”

李聚做梦都想被河北“老乡”英利绿色能源收购,后者去年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取代尚德,成了国内光伏企业新的领头羊。昨日,英利宣传部门有关人士对记者说,目前英利正常生产,且今年的光伏组件产量预计还会增加。

“双反”倒逼国内企业转型

“通俗地说,如今欧盟连生产制造环节都不想让咱做了,国内企业只能寻求突围。”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对记者说。

英利很早就开始了转型。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在开发日本、南非、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英利甚至采用了混业经营的战略,投资房地产、养殖、物流等产业。“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目前英利的主业还是光伏组件,但其他产业也有效地分担了风险。”英利宣传部门有关人士说。

“行业有前途,不代表外部环境好。政府、银行就是外部环境,没两年改善不了。”曾如此感叹的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最近大松一口气,4月下旬,英利获得中国开发银行两项总价值达1.65亿美元的短期贷款用于采购原材料。

阿特斯阳光电力则考虑新的避税方案,方案之一是,把从中国出口欧洲,变成从加拿大出口。阿特斯加拿大厂有400兆瓦的产能,如今满负荷运转。“我们要算的账是,从加拿大出口到欧洲,能否比欧洲本土的光伏组件更具优势。假设不是选择加拿大的话,我们在哪里建新厂最合算?当然,第二种想法若要落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阿特斯公司全球高级市场总监张含冰对外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欧盟双反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