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企业正文

富士康逆袭光伏业 专家称低价竞争规则走不通

2013-04-17 09:06来源:法治周末关键词:富士康光伏电站光伏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从国内一家中型光伏企业负责人陈中泽处了解到,很多同行去年遭遇了整整一年的“订单荒”。今年虽然风向略有好转,偶尔能收到一些订单,但面对上涨乏力甚至低于成本的市场价格,这些订单很可能只增量不增利。

“全行业的利润空间都普遍被压缩,多数厂家跟我们一样,唯一能想办法的就是成本。”陈中泽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今想要把成本降下来,只有产能规模化和研发低成本技术两种方法。但在国内银行贷款普遍收紧的背景下,扩充产能已经无以为继,而技术研发也需要资金,所以很多企业只能无奈选择维持现状。

这正是富士康看准的时机之一。

国金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张帅告诉记者,传统代工模式的衰落已经让富士康开始寻求转型。财报显示,2012年鸿海旗下主营手机代工的富士康国际亏损3.164亿美元,创历史最大亏损纪录。相对而言,光伏产业行情看似糟糕、利润低下,但在富士康看来,仍远比其原先的代工业务利润丰厚。

记者了解到,由于产能过剩,目前大陆许多全新的太阳能设备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加上太阳能企业也在大规模裁员,对善于控管成本的富士康来说无疑是个机会。为此,郭台铭也曾表示,在光伏行业,富士康要做的将是长期布局,而不是短期获利。而目前光伏行业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富士康这样具有强大设计能力的公司来做产业整合。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代工企业普遍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但一直以来,对新兴行业的理解以及营销队伍和渠道的欠缺等因素却又常常成为其转型的致命伤。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我们的光伏产业其实并没有基础的产业,而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甚至连核心技术、关键的设备材料都是进口。此次富士康的进入是威胁也是激励,但想要打破市场困局却并非一朝一夕。”

抄底诱惑

尽管富士康逆袭光伏的前途未卜,但前期抄底的诱惑就已经足以让富士康放手一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富士康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