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大天文“灾难”接踵发生,突然增加了人类对防止地球遭遇外太空“不速之客”袭击的紧迫感。天体坠落事件能否提前预警?一些科学家认为,以现有科学手段,有效预警仍存在一定挑战。
不过,就在俄罗斯发生陨石雨前一天,即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一个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个新奇的计划:利用太阳能构建一个巨大的激光束相控阵,用以监测和提前销毁危及地球的小行星。
俄称不可能拦截陨星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拥有追踪观测小行星的系统,但暂时不够先进。俄紧急情况部国家危机情况管理中心主任伊戈尔索洛霍夫说,这颗陨星太小了,我们无法对其跟踪。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战略规划管理和目标项目部部长尤里马卡洛夫说,陨星坠地速度很快,进入大气层的角度非常小。因此,使用现有手段对其进行跟踪是不可能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跟踪对象是直径达到或者超过1000米的天体。也就是说,小行星2012DA14和俄罗斯境内坠落的陨星均不是主要目标。
天文学界预计,接近地球的类似小行星2012DA14大小天体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被发现。值得一提的是,2012DA14去年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
“这些天体体积微小,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它们的运行轨道与地球非常接近。”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应用物理学教授保罗??迪莫塔基斯说,“这反映出空间观测面临的挑战。”
此外,不少陨星本身不发光,只有到非常接近地球时才可能被观测到。加之天文望远镜只有在夜晚才能有效观测,如果陨星白天来袭,天文学家几乎不可能提前预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青海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玉龙一行赴省能源局,就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相关工作开展调研座谈。座谈会上,省能源局汇报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清洁能源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截至2025年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7576万千瓦(含储能),其中:水电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2025年7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5%,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差距却在扩大。亚洲自过去几年以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7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
自外媒获悉,近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取消对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补贴。该命令指示财政部长终止风能和太阳能设施的清洁电力生产和投资税收抵免,并实施“大而美”法案中更为严格的外国实体限制。此外,该命令指示内政部长修订法规和政策,取消风能和太阳能设施相对于
7月9日,2025越南国际光伏储能展览会在胡志明市天空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首航新能源携系列光储解决方案闪耀亮相1-K12展台,凭借先进技术及光储解决方案,吸引了全球光储同行及参展客户的广泛关注。展台现场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得天独厚,越南光储市场大有可为越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日
马来西亚知名汽车KOL戴祖億(TaiChooYee)不仅是汽车评测领域的意见领袖,也是一位环保理念的践行者。近日,他在自家屋顶安装19块正泰新能ASTRON7光伏组件,打造一套11.59kW的住宅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约1200度,实现家庭用电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将余电上网,为马来西亚的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出“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别为ChatGPT、中国空间站、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白鹤滩水电站、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RTS,S/AS01疟疾疫苗、鸿蒙操作系统、SpotAtlas机器人、锂离子动力电池、无人驾驶航空器。据《Engineering》表示,本次
显生宙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即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大灭绝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并为哺乳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目前,该大灭绝的原因仍处于激烈争论当中。其中,印度徳干玄武岩喷发和小行星撞击是两个主流观点。德干玄武岩喷发的时间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9月30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分别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能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电能有限公司签约,签约金额为44亿元,其中与浙能集团将围绕氢气液化、储运装备、氢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合力构建氢能源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布局。
本专栏中,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所谓以何种“姿势”拥抱碳中和。方法论上,不同的思考框架无疑都是逻辑自洽的,而现实中的影响因素往往是没有边界的。
人类现在已经是地球的霸主。所有人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社会系统高度联系并互动影响的体系中。当然,这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科学家的估计,地球已经存在了约50亿年。而生物解剖学概念上的人类出现只是几百万年以前的事情。广为人知的恐龙时代,大致位于地球编年史的中生代-白垩纪,约6500万年前结束。
镜头扫过一片焦黄的土地,一群孩子正在泥土里忙活。这并不是孩童们玩泥巴的的游戏,而是一份关系着一家人生存口粮手工采钴的工作。他们只有开采到更多的钴,才能换来一天的吃食,并且承担着体内钴金属超标以至危害健康的风险。这是此时此刻正在刚果金发生的实况写照。即便因开采钴而导致的雇佣童工、环
“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长于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去做没人能做的事,做别人告诉我们不可能的事。”(来源:微信公众号”汽车公社“ID:iAUTO2010作者:崔力文)深夜关掉电脑后,仍然久久沉浸在影片《华尔街之狼》的剧情之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歇斯底里,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乔丹·贝福特这个魅力无敌
2019年2月25~28日,美国核学会(ANS)航空核科学与技术部网站发布了2019年空间核与新兴技术(NETS)会议录。会议录中,来自美国大学空间研究协会(USRA)的J.StephenHerringa等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空间应用的小型模块化裂变反应堆(SMFR)”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SMFR的研发背景、技术成熟度状
这不是泛在物联漫谈的第三篇,第三篇正在构思中,其实结论已经有了,跟体制内的智库们,以及体制外的高手大拿们都讨论过,市场化的泛在怎么玩,所有人的观点都趋同,敬请期待。(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篇杂谈只是一些个人零星思考的总结。一、能源行业迭代周期在缩短迭代周期缩短是好多传统行
随着深空探测目标距离的增加,地外长期生存技术从原位资源利用中汲取能量以确保人类可以长期参与宇宙探索任务,实现任务过程中的自给自足。原位资源利用、物质循环利用、原位储能发电是人类实现地外生存,开展地外活动的基础。发展原位储能发电技术,才能减少从地球携带的物资,使载人深空探索任务具备
在大赛一分钟快闪路演环节,杨涛将军民两用全固态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项目的介绍带到舞台上。他带领团队已经申请到这一项目的国际专利,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750瓦时每千克,使用寿命15年,远高于当前要求的能量密度400瓦时每千克。如果打个比方,我们就是给潜艇造充电宝海洋移动供能平台,这种平台可以在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7.1.2-1.6)要闻,以供大家参阅。2016核电项目零核准原因有这几个...2016年,核电行业可谓是红红火火,核电走出去成为国家名片,AP1000取得重大进展,华龙一号获得大力推进等等。虽然热闹,但是作为发展核心之一的项目核准却并未取
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组织记录了俄罗斯陨石雨和朝鲜核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它怎么就这么快呢?这个组织在全世界有337个地震、水下传声、次声波和放射性核素监测站,可以检测到任何核爆炸。虽然是建造来监测核试验的,这些站点也可以收集数据用于海啸预警、火山喷发、气候改变、鲸鱼迁徙及其他科学项目的研
一块陨石15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导致千余人受伤。这在日本引发广泛关注。专家认为,造成此次灾难的元凶是冲击波,而陨石坠落伤人实属罕见,鉴于目前尚难以跟踪观测这类小型陨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监控网络。此外,陨石坠落也给日本核电站安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祸起巨大冲击波日本国立天文台说,陨石通常会在地球上空分裂成碎块,但此次陨石一直到低空都保持了一定形状,大块陨石高速冲入大气层会产生冲击波,空气受其影响振动,导致坠落地大范围内玻璃破碎。日本太空护卫协会分析陨石坠落录像后认为,陨石在地球上空约40公里处温度上升,发生了爆炸。该协会理事长高桥典嗣说,由于陨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