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完全走入了歧途 退市、停产、裁员、跳槽谁能hold住

2013-01-08 08:45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市场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简直是狗屁逻辑。

大家想想,如果不依赖国际市场,中国的光伏制造业能发展的起来吗?真实的状况是欧洲的政府对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补贴带动了中国的光伏制造产业。这个事实人人都知道,但是一些人在评价光伏产业的时候忽略了这个基本的逻辑结构。

对于产能过剩的现象,刘陇华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基本符合市场经济特点。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怪罪。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2010年,世界光伏市场恢复到空前繁荣的水平,欧洲光伏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大,未来预期还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本的最大特点就是趋利性,光伏制造业能赚钱,谁不愿意投资?这时候,企业家对光伏的兴趣高涨,投资者的积极性高,银行也愿意贷款,地方政府自然乐意上光伏项目。所有事情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一厢情愿。

2011年2月,刘陇华到江苏高邮市考察的时候,发现波司登投资60亿,声称要再造一个“尚德”。其汹涌气势不可抵挡。

市场有需求,企业就要供应。市场有利润,资本家就争相投资。这很正常。如果在这个时候,政府站出来对投资进行干预,限制投资规模,这才不符合市场规律。后知后觉的抱怨者往往忽略了这个基本的事实。

这期间,中国在应用市场也做了一些事情。2009年首批光伏特许权招标10MW,2010年第二批扩容至280MW。特许权招标的目的就是对上网电价进行摸底,摸清了市场底子,一边推出合理的上网电价。但是,国内上网电价的迟缓举动和国有企业在特许权招标项目中的控制性特权优势,让中国的民营光伏企业家极为不满。两次特许权招标结果激怒了国内的民营企业家。业界在这段时间更大的呼声是呼吁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给民营企业必要的成长空间。2010年11月,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南京主办的光伏大会上,民营企业家的愤慨得到了一番宣泄,2011年1月,由刘陇华倡导并发起的中国新能源战略总裁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他们的愤慨又得到了一轮彻底的宣泄。

现在回顾起来,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最切实的实际行动就是扩张产能以适应欧洲市场的需求,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最强的声音就是呼吁启动国内市场。也许这种呼吁本身就包含着对产能扩张的担忧,但是,无论如何,在欧洲市场的现实需求和中国、美国等新市场的潜在需求的诱惑下,制造业无法不扩张。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政府如果胆敢加以阻挡,就是被冠以管理越位的指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