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2012世界末日“光伏方舟”登船传

2012-12-18 12:31来源:新华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拐点到来光伏航程预览

展望2013年国内光伏生产制造业格局,JasonTASI表示,经过一年的亏损以及停产,缺乏现金流的光伏企业会在银行讨债的年关出清产能并退出,2013年一季度市场利空将放大到最大,进入二季度市场情况将明朗,伴随产能收缩持续进行,行业运行将进入拐点。JasonTASI说:“2011年的降价割利润,2012年的降价割毛利,2013年的降价只能倚靠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下降,降价速度将放缓。”

光伏黑暗历险启示录

反思:政府越位之惑

光伏“寒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越位和缺位所致。一方面,政府深度介入,过度扶持,另一方面,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又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造成一哄而上,产能急剧扩张,并最终酿成危机。不过业内专家表示,光伏行业的此次危机未尝不是一个有益警示,即政府如何摆正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从政府主导归位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应对:企业自身转型

林伯强: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把握风险,二是主动整合。判断风险最简单的就是看全球的经济走势。目前美国财政面临断崖,欧洲根本没有从债务危机中脱身,就算美欧没有“双反”,海外市场在政府补贴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也在萎缩。

中国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也就是做设备,终端用户在国外。在海外市场大幅萎缩之际,中国企业必然要经历一场激烈的整合。但是企业不会全部倒闭。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整个行业可以借机洗牌,把弱的去掉把强的留下。

固本:扶优扶强

欧美“双反”之下的市场萎缩,使光伏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突显,行业瘦身已成定局,一大批光伏企业必然倒闭。“对技术领先、自有品牌的光伏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便保存发展成果”,这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重生:回归市场

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今天的劫难是产业发展超越了市场承受力的结果。”无论是李俊峰、王勃华等深谙光伏发展的专家,还是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等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灵丹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