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胡福林反思:投资光伏是资本逐利现实选择

2012-12-03 15:42来源:天下浙商关键词:信泰集团胡福林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他给笔者算了笔账:信泰集团下属的信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有1800名员工,2010年产值只有2.8个亿,但税后利润不足5%。而光伏产业只有几百人,产值却可以做到20亿。“我的几个合作伙伴2006年投资4000万搞太阳能,8个月后成本就回来了。我们中硅太阳能一个厂2010年就实现产值5亿左右,利润6800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但是,前面投资赚来的钱,我有很多都用在了眼镜主业上。”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胡福林不只一次强调自己投资其他产业的另一个动机。比如,他在上海启动的“美式眼镜”万家连锁项目就是在2010年光伏产业全线飘红时推出的,只是后来成了一个烧钱的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信泰集团从2008年开始涉足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先后投资组建了多家光伏企业,产品涉及太阳能单晶硅、太阳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系统、太阳能系统工程等。其中,位于金华浦江的浙江中硅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仅3年;温州平阳的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年多前,同时成立的还有位于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的温州中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而后信泰集团又在香港投资设立中硅新能源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筹备上市事宜。

“光伏产业陆续投入大概已有6.8个亿,建成8条光伏电池生产线,完成了产业链中端生产链。”胡福林告诉笔者,到2010年,得益于光伏产业的全线飘红,中硅实现了利润6800万的佳绩,并直接导致了后面的扩大投入。按照原定计划,信泰集团光伏产业预计2011年产能可达成600兆瓦,建成12条电池生产线,完成整体产业链布局,产值70亿元。

然天有不测风云,受到欧美债务危机等影响,去年整个光伏行业阴云密布,胡福林的仓库里不但积压了大量的库存,香港的私募资金也没到位,上市之路不断受阻。

“我们用中硅系列的股权在香港上市,如果成功,压力就会减轻很多。但现在全部成了债务。”胡福林说。

与此同时,前面提到的“美式眼镜”万家连锁项目,也成为其不良资产的一部分,40多家门店全线亏损。

在出走的原因上,胡福林不认为自己是因为“资不抵债”出走。“我们是资可抵债的,我走是因为压力太大,没信心了,想静一下。”胡福林向笔者透露,由于当时银根紧缩,银行和民间借贷每天都在抽资。在出走前的20多天里,他累计还债近3亿。“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还贷,包括周边民间的,后来有一笔即将到期的几千万的银行贷款实在周转不过来了,人的信心也就没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泰集团查看更多>胡福林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