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业捆绑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 出口遇阻致灾难

2012-11-26 11:43来源:新华社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承诺,10千伏及以下电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6MW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可免费入网,富余电量也将全额收购。这一承诺缓解了长期困扰光伏业的并网难题,被视为重大利好。

实际上,一直以来欧美都对中国政府对光伏业不遗余力的支持表示反对。所谓“双反”,即为反倾销、反补贴。实际上,就公开的补贴数额来看,国内对光伏业的补贴并不高,甚至低于欧美国家。这也是国内从业者纷纷喊冤的主因。然而,在欧美国家看来,中国光伏行业还接受了许多来自于政府的“隐性补贴”,例如土地、水电、贷款等政策优惠。

因此,这一轮政府施援遭遇很大争议,评论者认为绑定政府与银行的救助模式会为欧美“双反”落下口实。

林伯强说:“从中国的角度看,‘双反’并不合理,但从美欧的角度看,‘双反’也有一定的根据,毕竟国际上有一些公认的东西存在产能过大,自己杀自己,供需不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造成的。”

在曹寅看来,“双反”之争实质是“两种经济体制间的碰撞”。

“不仅仅是光伏,还有LED、自主品牌汽车等许多中国典型业态都是如此。那些地方政府提供的水电费优惠、廉价土地、银行的信贷来源,在西方看来都是不公正的竞争优势。因为中国光伏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威胁到了西方企业的生存,于是他们出手了。”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认为,国家不宜出台新的补贴政策,而是应当对原有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在补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挖掘政策潜力。

着眼长远,完善光伏行业的政策环境,调整发展规划,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

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内光伏方面的法律需要完善,比如电价的执行年限。如果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投资者始终存在顾虑。”

“现在光伏制造企业都已经在赔本赚吆喝,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不可能再有下降的空间。我特别担心发改委明年开春再说降价,如果这样,这个行业就消失了。”

在中欧陆家嘴(10.29,0.23,2.29%)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微博]看来,目前的政府拯救不仅不能帮助光伏业,反而会加剧行业痛苦,“外部需求至少未来几年都不可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行业的核心任务应是淘汰产能,一部分企业必须退出。政府干预有时候不仅帮不了这个企业,反而害了整个行业。”

GTM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中国将有180家光伏企业走上倒闭或被收购的道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