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核心技术不在手 中国光伏“愤怒”又如何?

2012-11-22 16:02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加强创新 占领国外做大国内

此次“寒流”使得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光伏产业面临着诸多危机:产量世界第一却产能过剩、产品多数出口缺乏内需市场、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等。那么,国内光伏企业如何在“寒流”中奋进呢?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光伏应用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其每年的用电新增量和存量都远大于很多国家。此次我国光伏产品遭遇的“寒流”,也让国内相关企业发现了内需这块“肥肉”。

有一些光伏企业早已开始着手应对“寒流”:英利从今年年初起号召全体员工进入“应战”状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海南汉能自今年3月底投产以来,在积极扩大国外市场的同时,也苦练“内功”,狠抓企业管理和生产线的工艺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重庆大全更是依靠自主创新,将生产多晶硅的成本从原来的70到80美元降低到近30美元,而2011年在新疆建成的生产基地,从生产设备到多晶硅制造工艺均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已将成本降到24美元……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继颁布,也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与此同时,一系列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也不断传出:今年10月底,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齐聚河北,探讨如何继续扩大国内光伏的应用规模。随后,国家电网也首次“表态”,为光伏发电开“绿灯”,解决入网问题……

另外,我国光伏企业也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探索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方式。在何宁看来,我国光伏产业要长远发展,一方面要继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强化国际竞争力,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依靠更强的实力获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优化产品市场结构,改变光伏产品极端依赖出口的现状,为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市场环境。

有一天,我国光伏发电或将“走进寻常百姓家”,每个住户都能用上安装在自己屋顶或周边的太阳能光伏电源,而不再需要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严重污染和有限储量担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