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施正荣:六年前预测光伏行业危机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2012-11-15 08:34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施正荣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光伏业能够发展起来,是以前欧美市场需求和相关利益者推动下形成的,因为没有统一规划,无序发展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现在欧美一双反,过剩的产能就得在国内市场消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业危机可以说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产生的,政府是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接手产能过剩巨大的产业,光伏企业前几年盲目发展,可以说是第一次接受市场残酷的洗礼,可以说面对逆境适应能力相当的弱。

无锡尚德2005年成功在美国上市后,施正荣成为2006年中国首富,光伏立即吸引众多资本进入。

随后,政府主导建立了众多的“太阳城”和“光伏产业园”,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来更多的光伏企业和项目上马。这是当时不少地方政府只要一听是太阳能发电的项目,都引进来,有条件的直接上项目,没有条件的也要先把企业招进来。仅江苏一省自2008年开始,先后建设了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光伏产业园,江苏的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施正荣在2006年就发现大批量上光伏项目是危险的,并且预言2016年前后光伏产业会面临困境,没想到这么早就来了。多晶硅价格一度突破500美元/公斤。而今年4月,多晶硅价格下跌到23美元/公斤。而光伏组件也几乎不能覆盖成本。

破产已经势不可挡

光伏业是在地方政府利益推动下形成的,因为没有统一规划,无序发展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现在欧美一双反,包袱就甩给了国家。

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呈几何级增长。根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阴影下,国内光伏企业之间低价竞争的局面短期难以改观。过去6年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86.6%,系统价格下降了83.3%,目前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光伏产品毛利率均低于10%,有的甚至出现负毛利率。因此,即便未来光伏市场需求重新回暖,但企业如果继续为消化库存而低价销售产品,那么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仍长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只能承受10%的税率。”中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陈卓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说,欧洲对中国进行双反,不但对欧洲光伏企业有利,对欧洲的采购商同样有利。据他介绍,他曾与欧洲人交流过对中国光伏业的认识,欧洲人认为,中国光伏业是政府一手发展起来的行业,对中国光伏业的认识就是高污染和政府补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正荣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