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光伏企业魂断之“最”——这些企业已经逝去!

2012-11-14 09:22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企业多晶硅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盲目,是业内人士对胡福林转型做太阳能的评价。太阳能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政策一旦收紧,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时,铺开的摊子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维持,而借贷成本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事实上,早在2010年光伏行业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市场萎靡预兆了。”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朱国英认为,国内光伏企业盲目扩张是导致目前国内产能过剩,库存量过多,中小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的重要因素。

资金紧张是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环境的确让许多企业备感压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太阳能企业不应盲目扩张和盲目多元化经营,如果企业能一直保持主业经营,这在紧缩环境里是能够继续维持的,所受影响也不会太大。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太阳能企业最艰难的时刻尚未到来,可以预见2012年还会有一些支持不住的太阳能企业倒下,但太阳能热利用依然是一个有机会的行业,能够渡过危机的企业一定是有生命力的企业。

德国最大的破产光伏企业——Q-cells

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德国Q-Cells于4月3号向Dessau一家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去年,Q-Cells的经营之路就已是艰难。2011年该公司全年亏损额达8.46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产品跌价与销售不畅使得入不敷的Q-Cells步履维艰。

由于去年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下跌近75%,不少非一线的光伏企业难以支撑,走向破产之路。但作为昔日行业内巨头之一的Q-Cells,它的消亡意味着行业“重新洗牌”,即西方光伏企业的主导地位正被大型高整合的中国光伏企业(比如尚德、英利以及天合)所取代。

Q-Cells以及其它西方同行的失败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成本”二字。过去3、4年,由于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高成本的光伏制造商赢利遭到重创。尽管每一家多晶硅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价格并不一样,但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08年的每瓦4美元下降至2011年末每瓦1美元。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直至低于制造成本,很多原先在组件业务方面赢利的光伏企业出现不利状况。尽管大型企业Q-Cells比那些较小型同行“生命”延续了久一点,但依然逃脱不了濒临破产的宿命。去年,价格下跌低于绝对最低限额给Q-Cells致命一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