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企业正文

光伏企业魂断之“最”——这些企业已经逝去!

2012-11-14 09:22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企业多晶硅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如此,来自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竞争仍是除补贴下降及经济疲软外的一大主要冲击。

国内多晶硅行业第一家申请破产企业——协成硅业

2011年底,平湖市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法院于2011年12月23日裁定受理了申请人(债务人)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协成硅业,成了国内多晶硅行业中第一家申请破产的企业。

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公司于2008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2.5亿元,地处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园区、杭州湾大桥北侧。是一家开发、生产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一期投资8.5亿元建成的多晶硅项目,已于2010年底顺利投产。2011年将继续完成年产3300吨多晶硅和4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项目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总投资将达到50亿元。

光伏产业是投入很大的产业,往往一条生产线就过亿。

“一般来说年产量都要在5000吨以上,它的年产量才3000多吨。”在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看来,协成硅业的规模还停留在小企业阶段,通常情况下,一个较大规模的多晶硅项目投资至少要几十个亿,而协成硅业的一期投资仅有8.5亿元。

而记者试图联系浙江协成硅业,但是,“对不起,我们不方便接受采访”、“现在正在走程序,你们采访要有法院的批准”……从公司老总到行政人员,每个人的语气都十分无奈。

不过,从一些业内人士的分析中,记者依稀看到了协成走上不归路的路线图。

协成成立的2008年,正是光伏产业的“神话”达到顶峰的时刻。

“那是个拥硅为王的时代。”沈福鑫告诉记者,2005年前后,国内只有四川新光硅业、河南洛阳中硅、辽宁凌海金华、宁夏石嘴山四家企业拿到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牌照。由于原料紧缺,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时突破500美元/公斤,那时它的生产成本不过是40美元/公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