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市场正文

光伏大佬集体“大出血” 光热与光伏究竟谁主沉浮?

2012-11-13 15:49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光伏电站光伏逆变器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现在是投资电站的最佳时机”

有危就有机。利润下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新的机会也是事实。

2011年5月,在尚德任CFO近6年的业内知名高管张怡离开老东家,出任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EO。天华阳光是致力于产业链终端电站开发和投融资服务的行业新贵。

一家上市公司的CFO离职总会引起外界猜测。事实上,在过去6个月内,1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的CFO已出走了4位,据称还有2家公司的CFO亦在考虑辞职。

张怡的选择与资本流动相契合。

“光伏组件已经成为与传统的资源型商品一样的大宗商品制造,它的发展也会像水电和火电一样,最终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必然是终端需求方。好比房产市场,建材商、建筑商和开发商,谁的利润最高?不言而喻。”张怡对记者说。

组件价格的暴跌是终端利好的另一个因素。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对记者说:“经济危机不是坏事。组件降价了,所以应用的规模上去了。”

北京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认同这一观点。他告诉记者:“现在是投资电站的最佳时机。电池板价格降下来。去年年末还是12元钱每瓦,现在已经是五六元一瓦,便宜一半。”

2011年8月标杆上网电价出台后,西部地区已经掀起了空前的电站建设浪潮。保利协鑫、无锡尚德、英利绿色能源等传统光伏企业纷纷介入光伏电站领域,国电、华电等央企也大举进入。

张怡对上游资本的介入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很奇怪,不懂得分工合作,什么都一窝蜂地上。”

张怡说,电站开发的门槛较高,涉及政策、文化等各种资源的集合,需要专业化的当地团队,许多制造企业没有电站开发能力, “中国光伏制造业已经步入规模和成本的极度敏感期,要专注于产业链上自身真正擅长的,而不能盲目求大、求全。”

光伏逆变器是另一个受益于终端热潮的子行业。由于外部资质限制而无法打开国外市场的逆变器行业,在国内市场启动之后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逆变器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