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政府接管光伏企业可行但不可持久与普遍

2012-10-26 10:06来源:观点中国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在于,按照目前光伏行业与企业的现状,有多少企业可以救助,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救活呢?会不会出现政府的钱投下去了,企业最终还是救不活,结果,把政府也拖垮了,或者把参与救助的国资企业也拖垮的现象呢?如果这样,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欧美国家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与改善,而地方政府的以及国字号企业的能力,也不足以将光伏行业和企业全部救活。而按照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执政能力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也未必能够把钱投下去了,就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在伸手救助光伏企业的同时,应当把着力点更多的放在光伏行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规划的调整等方面民。

首先,还是要与企业一道,对贸易保护主义“开火”。要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规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进行斗争,直至胜利。只有这样,中国的光伏企业才能真正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第二,要对现行光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光伏行业有点乱、有点滥,这方面,一点也不夸张。一乱就衰,一滥就惨,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对光伏行业的现状必须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和整顿,对那些原本就投资远超过能力、技术远落后于外国企业的光伏企业,要坚决让其被市场淘汰。从而,形成中国光伏行业的精锐化、高技术化,避免出现过度竞争现象。

第三,对光伏行业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规划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无规划又恰恰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软肋。如何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对光伏行业布局、发展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再规划、再调整,值得好好研究。

第四,要清理对光做行业的扶持政策。光伏企业所以出现一窝风现象,除了当时市场的高回报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补贴政策。现在看来,很多光伏企业为了享受政策,已经不顾投资的回报,不顾技术,不顾市场了,最终,造成了目前这个惨状。所以,必须对扶持政策进行清理,凡是达不到技术要求的,坚决不予扶持,而不是只要光伏企业一律扶持。在其他方面,也要树立这样的理念。

总之,政府可以对光伏企业和行业进行救助,接手光伏行业,但决不能太持久、太普遍,而应当适应市场需要,适度救助,有限度救助,有时效性地救助。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企业自我救赎。同时,要防止产生政府管理经济不公、厚此薄彼的负面影响。毕竟,目前现在需要“救助”的企业很多,政府没有能力全部救助,而只能在环境改善等方面予以帮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