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救市”政策将出台 欲破解光伏应用困局

2012-10-16 18:00来源:中国商报关键词:光伏应用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商有望平价消费

“分布式应用真正大发展的驱动力是经济性拉动。”周旭辉认为,随着系统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已经逐渐摆脱补贴的限制,工商业平价已经若隐若现,这将大规模地催化市场的自发自用,引导光伏业走出低谷。

分布式之所以在这个时点能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经济性是重要的前提。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已经从2010年的30元/瓦、2011年的10至20元/瓦下降到目前的8至10元/瓦。由于系统成本快速下降,单瓦所需补贴也逐渐减少,去年补贴为9元/瓦,2012年上半年已经降为5.5元/瓦,目前约为3元/瓦左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较之大规模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系统成本更高,所以未来分布式光伏电价将高于目前1元/度的标杆电价水平。不过他也指出,在青海、宁夏等西北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即便对其分布式光伏实行1元/度的电价政策,也具有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率。

“示范区光伏项目可能会参照风电标杆电价情况,实行分类电价政策。”周旭辉对记者表示,鉴于政策明确分布式发电将在城市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推广,且光伏发电价格已接近工商业用电价格,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由此逐渐显现,工商业平价电价即将来临。

还需配套政策

“政策的贯彻还涉及很多方面的配合,还有许多事情和细节要做。”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此次没有实质性配套举措出台,因此,不会给光伏产业带来实质性利好。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尚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其原因,一是国内太阳资源富足区及消费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二者之间缺乏良好系统的协调。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电力需求较少,分布式发电的商业化运作短期内难以开展。

其次,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实际运营效果。电网、变电站等光伏产业重要设施贫乏,西部地区电力无法及时输送、中东部地区太阳能发电难以实时并网,国内已建成的光伏电站运营效果不甚良好,企业赢利能力低下。

光伏行业目前处于极度艰难时期,如何脱困是业界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任浩宁认为,相关部门此时颁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大有安抚企业、平息众怒之嫌。

“现在我国新能源并不缺乏政策,也不缺乏资金,关键是要健全管理体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

有消息称,《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近期将出台。这标志着民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有望全面放开,以促进市场增长和电力消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应用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