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海外受阻 中国光伏能否断臂求生

2012-10-11 09:01来源:北京商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剩产能国内难以消化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000万千瓦,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的目标为1000万千瓦,主要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和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地区。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00万千瓦。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表示,《规划》的出台,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将通过扩大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来消耗光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带来的过剩产能,这必将有利于缓解光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2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是未来三年的总目标,而2011年和2012年我国光伏产能已经达到35GW和40GW,国内市场是无法完全消化光伏产业的过剩产能的,未来的一年内,还会有一部分光伏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此外,成本和并网一直是制约我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化的主要问题,如果两个问题得以解决,国内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消化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产业

光伏产业看似繁荣,但令业界感到尴尬的是,我国光伏产业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不平衡局面,原材料硅材料95%都是由国外进口,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到国外,产品的上下游均极大依赖国外市场,可以说,这把我国光伏产业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

国内光伏企业启动自救

近期,笼罩在光伏产业上的寒意不断加剧,曾经一度无比辉煌的中国光伏产业更是前景堪忧。前几年,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发展,然而从2011年起,产业景气急转直下。今年以来,因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调查,中国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及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9月份,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在一批批中小光伏制造企业贱卖、倒闭之后,国内光伏巨头们也启动了自救程序。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宣布,基于全球光伏行业形势持续恶化,特别考虑到美国“双反”和欧盟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公司决定暂停在无锡地区部分电池工厂的生产。而此前一天,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称,作为公司融资策略的一部分,公司已向所在地政府转让了部分房地产物业和土地使用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