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评论正文

光伏农业:国内光伏电站建设居然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012-09-11 12:57来源:农村大众关键词:光伏农业光伏电站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棚光伏电站是零土地成本

为什么光伏企业纷纷瞄准蔬菜大棚,建设光伏电站?“最重要原因,是电站不占用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大棚顶部,实现发电、农业相结合。”孙明亮说。据了解,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一般为工业用地,成本非常高。在寿光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已达每亩40万元,而且非常难批下来;而这个占地180亩的大棚电站的土地成本几乎为零。“即便在西部地区,土地指标也越来越难批,所以大棚发电站,对企业来说具有诱惑力。”孙明亮说。

正在到处考察蔬菜大棚基地的,还有基宇光能开发公司总经理张秀玲。对她来说,除了土地上的便利,大棚电站还有规模上的优势。张秀玲说:“在荒山建电站,利用率低;在西部荒地,并网往往比较麻烦;在建筑物上建站,又难以形成规模。我们也正在把市场从国外转向国内,从去年开始就考虑在大棚上建光伏发电站。”

目前,华天公司在全国各地承接了不少光伏大棚建设项目,已经开工的有20兆瓦,还有10兆瓦项目正在立项。

据了解,无论是像华天、基宇这样的中下游企业,还是一系列资金雄厚的上游企业,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光伏农业一体化,解决光伏内需疲软问题。

形成产业链条,农民企业政府多赢

大棚上架设太阳能发电站,这条漫长的产业链条背后,也是农民、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多赢。

据孙明亮介绍,该光伏大棚基地,由公司从农户手中流转而来,由企业统一建设,租给种植户种植。对于耕地承包户来说,可以按照折合1100斤麦子的价格获得流转收入;对于种植户来说,免去了高昂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年租金为2万元。“就算租种普通大棚,也不过这个价格,真不算高。何况,光伏大棚的恒温效果更好,能够多种一茬,收益比普通大棚要高。”孙明亮说。

对企业来说,农户交纳的大棚租金仅够土地流转费用,利润主要来自并网发电以及政府补贴。该基地投入4000万元,并网发电后,按照每度1.15元的上网电价,年收入至少600万元,8年左右可收回成本。除此之外,这个年发电量1兆瓦的基地还能获得800万元的政府扶持。对于设计寿命达25年的光伏大棚来说,利润回报期很长远。

在这中间,离不了政府的扶持。据了解,寿光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在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均提供了扶持。“把治理污染的钱,都投入到新能源上面,其实很划算。”孙明亮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农业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