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业如何绝地反击欧盟反倾销“大棒” ?

2012-09-07 09:58来源:新华网关键词:反倾销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业内人士指出,欧盟对中国光伏组件反倾销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行为,反倾销受益方只是少数公司和群体,而行业内大多数欧洲企业会因此付出额外的代价,它会将中国优质低价光伏产品挡在门外,受害者最终是欧洲的材料和设备加工商。

据了解,中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原材料、技术及设备大部分是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仅从德国就进口价值3.6亿美元的银浆,进口多晶硅更是高达7.64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累计从德国和瑞士等欧洲国家采购约108亿元的生产设备。

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出面与欧盟交涉,争取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贸易摩擦;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策略,特别是加快国内应用产业开发,应引起中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记者了解到,许多中国光伏企业正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把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我国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英利集团已经开始谋划在欧洲或东南亚等地建厂。

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也正在悄然启动。“我们已在嘉兴市试点家用分布式太阳能,一些光伏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都可能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新的增长点。”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

“练好内功”始终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专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反倾销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