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河北光伏业遭欧盟反倾销调查或重创 亟须应对

2012-09-07 09:07来源:新华08网关键词:光伏企业反倾销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企业无奈裁员减薪 可能被迫海外设厂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出通知,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生产商涉嫌倾销一事展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薄膜、电子级多晶硅不在反倾销范围之列。

记者采访了解到,欧盟在立案调查后,如果做出反倾销裁定,河北光伏企业的产能无处释放,将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受损、员工失业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一些企业将被迫海外设厂,造成国内实体经济外流。

“光伏行业被制裁的根源是国内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河北吉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会贤说,2007年以前,政府在这个行业向企业投资一年就能收回成本。在高利润刺激下,政府盲目扶持当地企业,并没有考虑全行业产能的过剩。而企业破产以后的恶果还是要政府和银行来吞食。因为一些企业投资光伏行业时,自身出资没有超过20%,大部分都用政府和银行的钱。

河北光为绿色新能源有限公司大约有1800名员工,首席运营官计友强说:“如果形势持续恶化,也就是对外销售这方面持续走低的话,我们会让一部分人员带薪休假。如果再恶劣的话,肯定会采取裁员等措施。”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开工率不足,河北已有企业开始给员工放假,只发基本工资,保障其日常生活。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裁员是必须的。

晶龙集团拥有员工近3万人,员工以80后为主。晶龙集团副总经理安增现说:“80后员工生活比较优越,且都处于结婚、买房、买车阶段,维持生活的经济压力较大。他们一旦失业生活压力会骤增,可能带来社会的不安定。”

业内人士分析,世界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战略产业。欧美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性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英利集团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如果欧盟做出反倾销裁定,中国光伏企业将被迫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造成我国实体经济外流。我国通过十年培育起来的领先行业优势可能难保。”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化解欧盟反倾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英利集团、晶龙集团等河北大型光伏企业,已开始谋划在欧洲或东南亚等地建厂。

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说:“为了有效应对欧洲即将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带来的影响,我们不得不选择在欧美投资建厂,不然企业就得死掉。我们正在积极考察和摸索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市场规律,包括就业情况、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配套情况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反倾销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