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待救的中国光伏产业

2012-08-30 11:36来源:《经济》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次调查也将引发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全面贸易战,这对双方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梁田说,“我们呼吁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且果断的手段,从而保护中国光伏产业的合法利益。”

8月1日晚,英利的工作人员突然告诉记者,“明天的厂区抗议活动要取消”,原因是上级单位觉得这个活动不合时宜。

但是,第二天还是有很多的境外媒体把这个原定的活动发布了出去,并且说是英利、天合、阿特斯和尚德这四家中国光伏企业至少七家工厂的几万名工人预计8月2日上午将停工1小时,举行针对德国SolarWorld等欧洲光伏企业向欧盟所提申诉的抗议活动。

针对这些新闻,梁田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是想向欧盟表达对‘双反’的抗议。但我们绝不会通过停工的形式,停工一小时,对我们来说损失太多了!这样做是不是太傻了?”他表示,他们也不想进行抗议活动,但在工作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表达反对贸易战的想法。

“双反”的不公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贸易摩擦的应诉能力逐渐增强,如果不通过政府行为来对相关产业提供应有的保护,很可能产生连带效应,因此政府方面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力挺中国光伏产业,在不违反相关世贸规则的前提下有礼有节地争取合法利益。”

张莉指出,光伏案对于国内相关产业也敲响一个警钟,尽管光伏产业在做大做强,但利润并不高,也没有国际话语权,企业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从产品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转型为质量和效益型的提升。

针对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中国四大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交了《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产业的紧急报告》,该《报告》呼吁,在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进入45天倒计时之际,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三位一体”积极应对,制定反制措施。

“这是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被认为是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而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觅得先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

就在5月中旬美商务部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一公布,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立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美方裁决有失公正,中方对此强烈不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