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待救的中国光伏产业

2012-08-30 11:36来源:《经济》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SolarWorld为首新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 ProSun)于北京时间7月24日晚正式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已经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向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根据欧盟法规,欧盟委员会需要在45天内决定是否接受诉讼展开调查,并在15个月内完成调查。

此前SolarWorld已在美国发起类似的反倾销诉讼,并致使美国于5月中旬向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征收约31%的税率。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美国市场相对欧洲市场几乎可以忽略。2011年有60%以上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至欧盟,总额达358亿美元。

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代表中国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政府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在行动

8月1日中午,记者一行四人赶往位于河北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实地采访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双反”的进一步打算。就在我们到达保定见到英利的工作人员时,他们告诉记者,第二天他们的员工都被要求提前半小时上班,公司将向所有上班员工通报欧盟“双反”调查的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表达对欧盟“双反”调查的不满。

“人家欺负到咱们头上了,咱们不能不表达一下我们的呼声。同时,我们也要让员工明白企业面临的危机。”英利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这样告诉记者。

“这也是我们企业表达我们不满欧盟‘双反’调查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媒体能把我们呼声带到欧盟。”梁田接着说,“如果欧盟‘双反’调查得以立案,这对我国的光伏行业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与美国‘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挑战更为严峻。”梁田告诉记者,欧盟反倾销案涵盖了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

梁田认为,一旦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成立,将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首先,欧盟很可能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我国光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被迫退出欧洲这个主要市场;其次,光伏骨干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会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工人失业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第三,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企业遭受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遏制,将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失去重要支撑;第四,欧盟此番举动将会逼迫我国光伏企业到海外设厂,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不利。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透露,2011年欧洲占据全球光伏安装量的74%。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比2010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7GW。预计德国未来5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放缓,但每年仍有稳定的安装需求,预计2016年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39.7GW到52.7GW,而意大利2016年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23GW到30.8GW。

面对这样大的一个市场,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企业自然不希望被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一份市场。阿特斯发言人沈杨子称,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工人的利益将受到侵害,超过30万人可能失去工作。阿特斯希望中国政府能与欧盟展开官方磋商,避免反倾销调查,保护中国光伏企业的利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