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寒冬来袭,光伏企业只能自救

2012-08-21 16:47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下一步政策措施的建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所长高宏玲表示,希望能从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制定重点企业认定制度来扶优扶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扩大国内光伏应用规模等几个方面入手。

保利协鑫旗下企业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在中国多晶硅产业面临进口倾销冲击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做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本国产业受进口倾销损害的情况下,主动发起调查,并通过调查,裁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补贴以及是否对国内产业构成损害。如果存在就可以通过征收特别关税的形式消除这种损害,这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各国政府的职责和权利。

辉轮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也希望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及时组织光伏企业,积极应对包括“双反”在内的任何针对中国企业的不合理贸易制裁,然对国际社会喊出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国的声音。

企业如何自救?

利用当前的时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为下一轮的市场扩张做好准备。

依赖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等、靠、要”的消极态度,不应该成为有志于领导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国企业的做派。“应对压力和挑战,中国光伏企业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寻求出路。”袁全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内部重优化,具体指的是提升管理水平、制造水平、金融水平,优化团队结构、技术升级等;外部重开拓,具体指开发新商业模式、新型市场、新产品等。”

换一个角度来看,光伏产业目前虽然处于低谷,但实际上也有利于光伏产业的技术提升。未来光伏市场的扩张会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因为对光伏市场的规模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光伏发电的成本,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应用来降低成本,期望短期内光伏终端市场有大的扩张是不现实的。杭州精功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厂商应该利用当前的时机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下一轮的市场扩张做好准备。

如今,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则为光伏产业、特别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SEMI中国区总裁陆郝安强调,低技术水平的恶性竞争、赔本透支的价格战已经让中国光伏产业伤了元气,只有用技术武装起来的中国光伏业,在国内、国际市场才具有持久不衰的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