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光伏乱战 如何突围?

2012-08-16 11:23来源: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一行的门槛绝对提高了,成本目标的制定必须要比以往更具侵略性。但是任何技术进步的价值都比十年前要高得多,因为有更多的光伏企业能够利用这些进步。”米尔洛说。

面对同样强硬的市场力量,其他太阳能光伏企业也认识到,单干再也不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了,它们也在尝试用其他途径打入市场。双溪技术公司(Twin Creeks Technologies)是一家位于加州圣何塞的创业公司,该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生产流程,新流程所使用的硅更少,同时保持能效不变,从而将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低了一半(见《创业公司要将电池成本降低一半》)。但公司本身并不制造电池,而是将其高度专门化的设备卖给那些寻求竞争优势的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们。从今年3月成立以来,公司还未能与任何客户签约,不过公司的一位代表表示,有关谈判正在进行中,公司有望在今年获得客户。

另一个策略是制造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进一步削减成本或提高电池的效率。

位于硅谷的创业公司Solexel宣称,到2014年时将能够以每瓦特42美分的成本对电池进行量产。单凭这一点,该公司就能在业内斜向下的价格曲线上居于领先地位,不过公司的首席营销官马克•科尔斯腾(Mark Kerstens)表示,这项技术还有其他优势。这种电池的效率比一般的硅电池高,面板呈全黑色,极富美感,而且每块电池都可单独控制,这意味着因遮蔽所导致的能量损失更小。科尔斯滕说:“如今,做一家‘一招鲜’的企业颇具挑战性。”要想生存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充裕的资金来源,资金不仅要来自风投型机构,还要包括战略投资者,比如大型的工业公司和太阳能设备制造商。这些公司除了提供资金以外,本身也是潜在的客户,而且有助于以旁观者的角度对这一技术进行确认。

为了让自己的纤薄技术实现商业化,创业公司Stion与两家亚洲的制造商签约,让自己的产品从实验室走进了工厂,省去了自己筹集数十亿资金的过程。台湾的台积电公司(TMSC)对Stion投资,生产出了Stion的第一代产品。接着Stion又从韩国制造商Avaco处获得另一笔投资来生产自己的下一代面板。公司也因为在密西西比州生产的激励措施而获益。

在扩大生产规模成本高昂的情况下,Solexel也调整了业务计划。公司决定不再制造完整的太阳能面板,而只制造面板上的电池,将面板的生产外包出去,还打算建立一项合资项目来生产电池。1366技术公司的资金还能撑个几年,又能拿到政府贷款。米尔洛表示,公司正在“稳步推进”最初的计划,向硅供应链的上下环节中出售晶片。

如果其他所有的策略都失败了,一些太阳能企业也许会将其知识产权转让给其他制造商,虽说这是经济上最没意思的一步。不少太阳能暴发户企业都曾押对了宝,他们看好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的成本降到和化石燃料更接近的水平。不过到了最后,市场上的灾难可能会压倒他们的技术进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