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其他市场正文

光热发电之槽式、塔式、碟式大PK

2012-08-09 11:02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由于石油危机结束后光热发电系统成本问题凸显,各国光热发电投资热情停滞,但却正是由美国、西班牙、以色列和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在上世纪掀起的那一轮光热发电实践高潮,带来了光热发电技术的快速进步,并沉淀至今。

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实践实际上一直都没有真正启动,只是进行了一些技术研发和小型样机试制。周学斌介绍,受经费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只是在“六五”期间建立了一套功率为lkw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模拟装置和一套功率为lkw的平板式太阳能低热发电模拟装置,并与美国合作设计并试制成功一套功率为5kw的碟式太阳能发电装置样机。

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政府扶持光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其实已经不仅限于对一种技术的支持。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吴玉庭看来,大力推广和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可带动十大关联产业,并可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介绍说,“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所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广泛,包括支架、玻璃加工和成型、机械传动系统和跟踪、监测和控制、高温换热器、高温熔盐罐、高温熔盐泵及水泵、管路阀门、高参数小容量蒸汽轮机、熔盐配制等。其中钢铁、水泥和玻璃是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材料。”据他估计,建设一个10万千瓦的光热电站需要1.5万吨玻璃、5万吨钢材和4万吨水泥,如实现年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则每年需150万吨玻璃、500万吨钢材和400万吨水泥。因此光热发电可延伸产业链,并可大大拉动钢铁、水泥和玻璃的需求。

吴玉庭认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未来3~5年内会发展成为一个超过风力发电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现在“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但他也认为,国内光热发电还处于酝酿期,其产业还未形成。因此,“在目前太阳能热电站配套部件还未实现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太阳能热电站的建设成本肯定是高的,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如贷款、免税、电价等。因为从研发到真正商业化之间有一个死亡谷,如果政府政策缺位,产业将很难健康发展。”他说道。亚行的Anil Terway也认为,“在光热发电部署的早期阶段,政府应该更多的关注CSP的开发。尽管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二五’期间雄伟的太阳能装机量目标--新增10吉瓦,但对于CSP明确的目标仍未出台。而最新出台的上网电价对于光伏和光热发电是相同的(人民币1元-1.15元/度),我们认为这不能反应CSP技术的成本结构,而且对于增加储热系统以提升光热发电的并网能力几乎没有激励。”他表示,中国在推广CSP技术方面颇有潜力,政府应给予更充足的支持,包括适宜的电价机制等。

对于电价机制的形成,东莞中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成成认为,政策对光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确是第一位的,也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但具体上网电价的确定仍然还是要借助国内光热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启动,其中规模化示范应用是关键,从而才能吸引大量的设备和工艺研发投资,实现其产业化发展。

周学斌和吴玉庭都认为,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光热发电之所以排在了前列,也是因为这个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很显然,政府也认识到了光热发电才是未来发电行业的先锋。

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尽管由于光热发电尚未形成产业,国家在投入方面还很慎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央企和民营企业的加入,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热发电查看更多>太阳能光热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