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不抡贸易保护大棒徳国光伏也活得很好

2012-07-25 09:48来源: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网站关键词:光伏产品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德国最大优势还是产业链

德国根本不用担心国内市场。以2010年为例,当年德国屋顶太阳能组件的市场价格约为2900欧元/千瓦。据柏林一家顶尖的可再生能源工程服务公司Solarpraxis统计,在德国安装的屋顶光伏系统中,线路、底座和逆变器多半是国内原产,这些部分占了整个系统造价的近一半。目前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已经跌到700欧元/千瓦,但上述其他组件价格却没怎么大跌。如此推算,德国国内市场份额实际上在不断扩大,电池板在装机成本中所占比例已经下降了许多。

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依次是晶硅、晶圆、电池、电池板和组件。除此之外,还有制造晶圆、电池和电池板生产线的下游装备制造,整个产业链最顶端的是系统应用。随着技术进步,最吃亏的是中游厂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瑞士嘉盛银行公开表示,受市场整合影响,到2015年,德国中游厂商很可能只剩下SolarWorld一家。市场分析人士建议对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以实现规模效应。然而并非所有德国中型太阳能企业都陷入了困境。笔者近期接触到的其他行业报告预测,德国现存的232家光伏企业经过一系列破产重组,到2017年存活下来的能有86家。这预示市场整合将会成功,光伏行业不会衰退,而会继续发展。

在光伏产业链下游的德国企业前景更为光明。德国最大的晶硅生产商Wacker在本土新投产的一家多晶硅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预计今年一年产量就将增加50%。Wacker表示,公司订单已经签到了2015年底,此外,公司还准备在2014年之前在美国再开一家工厂,届时总产能还能提高1/3。除了晶硅业绩不俗,逆变器也是德国强项。世界最大的逆变器厂商SMA就在德国,在光伏整体市场萧条的情况下,该公司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另外,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Fraunhofer ISE也在德国。

3

中国光伏飞跃式发展

靠的是德国尖端技术

德国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6年前要生产光伏产品必须得从不同的行业企业购买原料和装备,工序异常复杂。大约在2007年出现了交钥匙工程的生产线。最早在这一领域冒尖的Manz 、Centrotherm以及Roth & Rau等德国企业开始出售整条的光伏产品生产线,只需要配备一个高级技术员就可以操作,其他员工仅需简单培训。Q-Cells和SolarWorld购买的就是这种生产线,天合光能、尚德等中国企业也购买了同类装备,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开始提速。

产业链的这个环节目前也出现了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全球性的产能过剩,现在已经很少有企业添购新的生产线了。不过西方很有可能继续掌握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与技术含量不高的电池板相比,生产线制造是真枪实弹的高科技,而生产电池板比组装电视机和电子产品难不了多少。换而言之,德国把价值连城的光伏生产装备卖到中国,再把中国生产的廉价光伏电池板买回国来使用,这个过程中占到便宜的无疑是德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