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谁会坐拥2012年光伏企业主要战场

2012-07-24 10:04来源:新产业关键词:光伏市场光伏产品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晶澳太阳能公司的一位高层认为,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从电站的前期开发到运营前,估计会需要1年到2年左右的时间,假设是一个100兆瓦的项目,即便是公司只投入20%的资本金,可能会有数亿美元的资金压力。这对现金流的考验会很大。在目前不少公司资产负债率都较高、难以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的情形下看,做电站开发还是要慎重一些的好。”该高层说。

盈利基点

市场虽好,但各个公司的盈利情况是否能够比去年更上一层楼呢?

这个命题如果放在2008年之前、2010年全年的话,显然是一个伪命题。

当时多晶硅价格暴涨,加上需求火热,很多组件企业的销售总监办公室,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催货电话弄得不得安宁。有些海外的组件采购代理商甚至拿着数千万元甚至更高的支票,直接向销售总监们要求订货。

但是到了2011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探,很多公司入不敷出,尚德电力全年亏损了10亿美元、赛维LDK去年第四季一个单季度就亏损了5亿美元之多,这全都因为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等产品全线大跌50%以上。

很多公司都在琢磨,到底是要继续生产并且维持销售,还是干脆停产呢?国内中小型多晶硅企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有80%陷入停产,而中国大批的组件公司也被市场无情的击垮,变卖设备的卖设备,抛货的抛货,只有几个大公司勉强支撑下来了。

“如果价格能在今年二季度或者三季度企稳的话,那么大的公司还是可以喘口气的。”汪刘胜指出,从2011年第四季度即组件价格跌得最猛的时间段来看,国内一线组件厂的毛利还是超过了5%,有的甚至达到了10%。只是说部分公司因为在2011年之前签署了一些“卖身条款(即以高价格来换取多晶硅等原材料)”,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拨备和赔款。

基于此,如果说2012年光伏厂家的生存压力更小一点的话,那么盈利相对来说还不是太难。

CSI阿特斯一位高层则认为,各一线光伏公司的盈利时间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更晚一点。不过,中国市场又和欧洲市场不一样。

欧洲光伏电站市场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其会在电站建设前就能发现。比如说贷款不到位、银行不放贷等等。

而中国市场的情况是,即便是供货方和电站投资商已经签订了协议,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民营电站投资方会突然叫停的情况。因为,投资方被要求停贷或者其突然觉得要延期支付货款。如此一来,将会对组件企业的整个付款周期带来严重影响,也会影响到组件公司的现金流。

此外,现在即便是国有电力投资商,其真正的付款能力也是有问题的。因为,银行对于整个光伏行业的贷款都在收紧,至今还没有完全放松,其影响层面包括电池组件供应、逆变器厂商、系统集成商的资金链,也会让部分投资商失去耐心和信心。

不过,就在5月中旬,国家已经下调了银行准备金率,或许这也是一个信贷放松的信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市场查看更多>光伏产品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